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研动态 > 科研动态 > 正文

学校领导携作品亮相戛纳电影节

发布日期:2017-06-12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使中国青年制片人登上国际电影市场舞台,2017年中国电影基金会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专设“制片人培育计划”。凭借作品《废墟》成功进入该计划的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副院长罗思,5月携片赴戛纳电影节参加电影市场制片人工作坊活动,在戛纳电影市场国际村设立的中国馆做了电影《废墟》的概念预告与项目推介,并参加了“中国合拍日制片人见面会”、“中国之夜”等活动,获得了众多国际制片公司以及电影人的关注。川影原创作品此次亮相世界顶级舞台,无疑是为学院25周年校庆献上了一份大礼。

7B288


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成立于2014年,目的在寻找并培养新一代具有大师级潜质的青年电影人,是中国青年电影人才重要的孵化器。基金在今年推出第二期“戛纳制片人”计划,历经一个半月的评选,以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为主投资、以罗思为制片人的电影《废墟》成功从近百部作品中脱颖而出,罗思成为该计划的6名优胜者之一。

3972E


抵达戛纳后,罗思与来自法国、捷克、奥地利、英国等欧洲著名制片公司一同参加了戛纳电影节“中国合拍日制片人见面会”活动,就各国基金对电影工作者的扶持方式、各大电影节的选片喜好、国际市场对中国电影的期待以及作品《废墟》在欧洲的发行预售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沟通,同时也针对电影推广技巧、联合出品、国际金融、市场战略等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在与欧洲电影人深度对话并对国际电影市场有了深刻认知后,罗思提出,海外市场对中国题材保有热情,未来中国电影的创作可以聚焦在中国当下社会困境与人的突围上,用国际化方式讲好本土故事。另外她还谈到,国际合拍将成为一个巨大的潮流。《废墟》这个项目就是在国际合作的背景下推进的,整个制作团队将会有中国当代艺术家、设计师的融入,也有比利时摄影师的加盟,这为未来参与国际合拍积累了珍贵的经验。

3834F


随后在戛纳电影节中国馆举办的“中国青年电影制片人项目推介会”中,罗思与入围的其他5位青年电影人分别就自己的作品与在场的中外媒体、国际电影人进行了交流。罗思介绍,《废墟》分为三个篇章,通过凝视北京这座极具张力的城市与置身于其中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人与周遭的关系展开了深邃的思考。这部被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的评委方励高度评价为“先锋的艺术片”的电影也获得了国际电影人的认可,他们认为《废墟》有着概念式的故事与国际化的视听语言,在国际电影的视野中仍然具有前卫的色彩。

45A31


欧洲电影基金会和国际制片人对中国市场的热情,为中国电影会更好地融入世界电影提供了机遇。就如何创作出聚焦中国本土并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故事,一直实践在电影教育与电影创作一线的编剧兼制片人罗思,结合中国当下电影发展现状提出了她的观点。戛纳之行也让身为学院副院长的罗思对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未来的办学与发展有了更深的思考。在教学改革方面,她认为在国外电影节对中国题材有如此热忱且国际合拍成为浪潮的环境下,对于传媒与电影人才的培养,应该把第二语言的教学与专业课的实践更为紧密地结合起来,强化川影学子的无障碍语言沟通能力与国际化专业创作能力。另外在学院一向高度关注的国际交流方面,在继续加强国外电影学者来校讲座、报告的同时,未来她也将会带领有优秀作品的川影学子走出去,在更多国际化的平台上,展示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的杰出作品与优秀学子的风采。

《废墟》作为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主投的第一部电影,一路从国内最优秀的电影基金优胜项目走向国际A类电影节,并得到国内外一致的高度赞誉,是对学院所一向坚持的“注重培养实践性人才”、“注重做电影和说电影”、“注重与国际接轨”战略的极大肯定。未来川影也将继续拓宽国际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向国际化平台展现自身实力,在国际舞台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