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4日,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科研处负责学校校庆二十七周年学术成果与办学成就宣传片,在常务副校长李健教授的指导下,科研处成立策划组(李健、蒲爱民、丁一凡、刘屹峰)、制片组(蒲爱民、丁一凡、刘屹峰)、视频制作组(李倩、董润桥、王魏、代宇霞)、配音组(郑伟豪、郭厚辰)、后勤保障组(王钢、李明、云超、孙一凡、魏源成)等工作组,经过近半个月的整体策划、素材收集、文本整理、串词写作、视频剪辑、音乐选取、配音解说、字幕制作、画面渲染等系列工程后完成了长达9分36秒的二十七周年学术成果与办学成就宣传片。
详情请看网站: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g0MTY0ODkzMg==.html
该宣传片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
第一部分:学校介绍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继北京电影学院之后国内第二所以电影命名的全日制本科高校。学校创建于1992年,前身为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被誉为“中国影视人才四大培养基地之一”。 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坚持“立足四川,面向区域经济,以教学为中心,以实践为重点”的办学理念,坚持“以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战略,在突出高等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立德树人的意识形态教育和专业职业的技术技能培养,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影视传媒教育特色。
第二部分:学校科研成果
2015年底,川影与北京电影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尖子生培育、研究生教育、教育资源共享、作品联创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从科研项目立项、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著教材出版、专利获取、艺术作品创作和学术交流合作等多方面产生了一大批学术成果。
近年来,在学校被批准为四川省整体转型试点高校的发展改革背景下,学校大力支持科研工作,在全校各部门积极配合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立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57项,其中省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130项,有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有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有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在教育部重大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已有突破。
在科研项目立项基础之上,我校充分利用各类资源,认真组织研究,发表学术期刊论文600余篇,有CSSCI来源期刊,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有全国百强社科期刊,有全国高校思想理论教育核心期刊,有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性刊物,在世界三大检索期刊SCI、EI、ISTP以及国家专利申报获取上均有突破。
经过27年的发展,学校涌现出一大批集理论、实务与创作一体化的教师团队,在科研项目立项研究、学术论文的发表基础之上,总结精华,出版专著教材50余部;获省厅级科研成果奖项50余项。有中共党校出版社出版、有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有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有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有西南交大出版社出版,有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等全国A类重点出版社。
第三部分:学校交流合作
学校通过举办国际电影周、国际音乐舞蹈演出、国际电影论坛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实践型教育。到目前为止,我们举办过美国、德国、法国等多国电影周及演出和论坛。德国著名导演VolkerSchlndorff、以色列著名导演Dan Wolman、德国资深演员Antoine Monot Jr、著名特效大师Richard Taylor、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终身教授、最高博导David James等先后莅临学校访问讲学,让学生与国际大师近距离接触,感受世界传媒艺术魅力,体会不同文化差异,增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四部分:学校人才培养
多年来,我校把高素质应用型影视传媒人才培养与创新型精英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为中国电影集团、上海电影集团等6大电影集团以及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和34个省级电视台、400余个市级电视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影视新人,如:李易峰、钟伟、李佳明、施丹、黄橙子、谢娜、廖攀等。
第五部分:学校创作成果
同时在电影领域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如:《美人鱼》《狼图腾》《听风者》《动物世界》《邪不压正》《前任攻略》(1.2.3)《我不是药神》《红星照耀中国》《哪吒之魔童降世》《烈火英雄》等几十部高票房院线电影均有我校毕业生和在校师生的策划、编剧、导演和参演。另外,在网络电影和微视频领域,我校也有大量产出,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海大学生电视节、广州大学生电影节、柏林电影节、澳门电影节等获奖短片多达500余部。如:2015年《窒息的河流》获得四川省微电影大赛一等奖;2017年《当城市的风吹过故乡》荣获四川省微电影一等奖;2017年《野犬笔录》斩获第二届“中国青年电影导演扶持计划”第五强并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百万扶持基金;2018年《厚本的包子》入围柏林电影节;2018年《师傅》获得“第七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剧情片三等、入围 “第八届澳门国际微电影节”并获得2019年第三届四川省大学生原创影视作品“二等奖”;2019年《陌上琴声》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节目展微电影类最高奖——最佳作品奖;2019年《鱼仔书生》入围柏林电影节和澳门电影节;2019年《云端上》《你见过月亮的脸么》《独占鳌头》《板命》《烟花》《夏日昆虫记事》《渔仔书生》《万流汇川》8部微电影入围澳门电影节;《云端上》获得第三届四川省大学生原创影视作品“优秀奖”、第七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好作品奖、并在“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百姓故事【奋斗】栏目播出;学校出品参演的网络电影如《教室的那一间》《别碰我心底的小柔软》《萌妹特工队》《蜀汉酒楼》等已经上市。
第六部分:学校专业建设
近年来,学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荣获四川省双一流建设专业、四川省普通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四川省民办院校重点特色专业、四川省民办高校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荣获四川省双一流建设专业、四川省普通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四川省民办院校重点特色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荣获四川省普通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四川省民办院校重点特色专业;表演专业荣获四川省普通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荣获四川省民办高校特色专业。在2017年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发布的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行榜中,学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本专业排行榜中名列全国第三、西部第一,摄影专业、戏剧影视导演专业均排名本专业全国第六位、西部第一。
第七部分:结语
川影的办学质量受到政府、行业与社会的一致好评,已经形成了较强的品牌影响力,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和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学校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影视传媒人才、彰显艺术学小学科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四川故事、讲好老百姓身边故事的大教育作出新型院校历史的选择与贡献。春华秋实、风华正茂的“川影”,在中华大地的“天府之国”茁壮成长,我们坚信:未来属于对成功充满渴望的人!
在宣传片的制作过程中,特别感谢董事长秘书李正丽老师、有声语言传播系副主任张亮老师、艺术设计系副主任董庆帅老师、学校团委副书记曹莎老师、基础教学部牛慧云老师、广播影视节目制作系辅导员翟慧芳老师给与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