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1月1日,知名女企业家、专栏作家,成都市女企业家协会会长、成都阅读协会会长、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四川项目主席米瑞蓉来我校以“大学生应如何在学习与创业中塑造自己的形象”为主题在贡院金厅进行演讲,我校常务副校长李健教授等领导到场参加。
首先,讲座在一段自我认知中拉开了帷幕。

自我认识,自我,有时比起他人,要来得更加陌生。坦坦人生路,我们总是着眼于同行者、着眼于前方的道路,而往往忽略了我们自己本身。人之所以为人,即是因为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造就无限可能,就如同米瑞蓉在座谈中所述,她也是从当初那个懵懂的状态,一点一滴地经历着时光的洗礼,逐渐发掘了自己一个个潜能。不经历尝试,又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呢?认识自我,是时间长河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存在。
井底之蛙,终不见天。“只有商业能够改变世界、能够改变战争、改变对立。”在接受过华盛顿商学院的学习机会之后,米瑞蓉对于自身的眼界开阔度,也拥有了一个全新的定义。她不再站在企业的角度上看待世界,而是将自己置身于更高的层面上。于是,她将视角置于汶川大地震,并以此创作出了自己的小说——《留守男人》。因为独到的眼界,她发掘了自身的潜能,也最终寻得了自己所想要的成就。

当下,学历已经不再是敲门砖,而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块基石。”米瑞蓉如是说。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高校生这一群体,已然风光不再。米瑞蓉女士将当下大学生现状精准的以“多、难、高”三字加以概括,这位在讲台上以锐利的角度看待全局的前辈,将自己的种种境遇,推心置腹给同学们讲述。父母温暖的双臂,时常萦绕在我们的童年,可是随着时光的流逝,这双手开始越来越短,直至难以触及我们的身畔。踱步于社会之中,面对就业,高校学子总有数不清的难题。而米瑞蓉向学子提供的种种讲解,无疑让人醍醐灌顶。讲述中,她多次提及局限二字,希望同学们应不断自我突破,不断自我定义,自我改变。如果改变不了别人,那么就改变自己,从而适应当下社会的大环境,你对世界包容,世界必回你以温柔。
在学生提问环节,米女士也认真地回答了学生的每一个问题。

学生:米女士您好,我是一位大一新生。在听了您的讲座之后,我也细数了自己的当下。可以说,您的成功,离不开您对于多个领域的事业所做出的不懈努力。而我作为一位高校新生,也在尝试这一方向,我写了中篇小说,想要出演话剧,尝试过出演小短片,也在新媒体这个平台上创作过推文。有很多人在鼓励着我,支持着我,可也有小部分人对于我的付出报以冷嘲热讽甚至恶言以对。在当下这一稳定的大时代背景之下,我并没有看到犹如在您创业之初,改革开放的种种际遇,我难以找到能够真正突破自我,使自己脱颖而出的那一路径,现在,我也很迷茫。请问,作为一位大一新生,我是否应该去接受这些与自己专业无关且与身边的人格格不入的学习?

米女士:我觉得这种方式应该坚持下去,不要在意周边人的眼光,现在相对稳定的大环境之下,的确远比当时尚未定型的社会少了许多际遇。 所以,你们要做的就是要牢牢把握住每一次自我历练的机会,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当你真正发掘出属于自己的潜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之时,你就会踏上成功的道路。
学生:米女士您好,我是一名大一的播主新生,在当下的学习之中我尝试了许许多多的努力,可总感到力不从心。我在不断尝试着创作着一些自己的文字创作,可总觉得达不到自己所追求的高度。其次最重要的是,作为一名专科生在这个当下对于高校生的要求日趋严格的社会,我也对于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请问您是否有什么建议?
米女士:的确,现在的社会之中,缺少的不再是人,而是人才。你对于文字创作的热情是非常必要的,而对于提升文字水平,我所给出的意见就是阅读,在阅读了大量的作品、报刊后,这些东西也都将会在你的心中开花,结出甜美的硕果。
相由心生,命由己造,前路的迷雾尚需自己破除。希望川影学子能够真正将米瑞蓉所述的种种,真正地运用于自己的身上,使自己逐渐变得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