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研动态 > 科研动态 > 正文

我校校长罗共和教授应邀出席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暨第十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

发布日期:2019-11-05 作者: 来源: 点击:

2019年11月2日,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暨第十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在山东济南如期举行,我校校长罗共和教授应邀出席本次大会并做主旨发言。参加本次年会的还有学校董事长、副校长黄元文教授,校办主任、人事(处)组织(部)处(部)长刘国富,管理系主任黄娟,董事长秘书李正丽,电视学院教师蒋峰。会前,李正丽和蒋峰分别提交的《地域空间与民族想象:新世纪贵州黔东南瞄准题材原生态电影探析》《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热潮”背后的冷思考》论文均被会议收录,蒋峰老师在会议期间做了交流发言。

60D33

我校与会人员合影


出席本次会议的还有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教授,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欧阳宏生教授,副会长、北京电影学院姚国强教授,学会秘书长张国涛,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张丽军,学会理事、河北传媒学院校长李锦云教授,学会常务理事、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苏宏元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院长王万良教授,学会常务理事、浙江传媒学院原校长项仲平教授,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红军教授,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田秋生教授,学会理事、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院长庚钟银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赵丽芳教授,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蒋为民教授等专家学者600余人。

125CCB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会议期间,在“院长与学科建设论坛”中,我校校长罗共和教授围绕“学科建设关系高校的前途与命运,影视教育关乎影视业的未来发展”会议主题做了“融媒体时代应用型影视人才培养的新探索”的主旨发言,从三个方面提出:一是推进社会服务融入课程教学的项目制改革;二是推进全媒体知识技能融入传统专业的教学内容改革;三是推进艺术作品创作与学生实训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改革,认为融媒体时代影视人才的培养需要将课堂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罗共和的发言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共勉。

24FB

罗共和教授发言

会议期间,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教授作主旨发言,他从内外两方面阐述了高等院校目前存在的共性问题。对外,中国的戏剧影视面临低迷期,我们是否做好准备,将带有中国文化硬气的戏剧影视借助国家战略推到世界,这是值得反思的。对内,学科建设应该面向自身的定位和特色、队伍架构、沉淀和积累,找准定位,集中精力在某个点爆发至关重要。

13B1C

胡智锋教授发言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张丽军教授发言指出,在这个巨变的时代,戏剧与影视学科如何改革、如何创新、何去何从,是一个大的问题。

1341A

张丽军教授发言

学会理事、河北传媒学院校长李锦云教授发言指出,5G技术已经正式进入商用时代,5G的出现必将会在影视传播、生产、市场营销和教育等领域,激发深刻的裂变,生成新的模式、新的业态。站在这样新的起点,我们需要和媒体行业牵手,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1277D

李锦云教授发言

学会常务理事、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苏宏元教授对胡会长“学院应该走个性化道路”的观点十分赞同,他认为走多元、个性化道路对学科建设来说非常重要。针对目前学科碎片化的现状,苏教授提出影视学科应该注重开放性,除了拥抱技术的发展,还需要和其他学科相交叉。

14545

苏宏元教授发言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院长王万良教授感叹影视学科和专业在新时代的飞速发展。他认为,学科建设和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新技术的变迁给传媒类专业带来无穷无尽的发展空间,这既需要理论的研究,也需要实践的探索,并需要把其应用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10F72

王万良教授发言

对于经常出现在影视教育会议中的“学科”和“专业”两个高频词汇,学会常务理事、浙江传媒学院原校长项仲平教授分析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他认为,“学科”是学科能力的一个分支,“专业”更多注重的是专业与能力导向。“学科”中包含的知识能力是“学科”和“专业”之间耦合的纽带。建设学科一定会反哺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必然会支撑学科发展。

13EAD

项仲平教授发言

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红军教授分享了南京大学在影视传播实务教学中的经验,同时也提出了教学和学科建设中的疑问。张院长将媒介变革对影视教育带来的改变总结为: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传播内容的多元化、传播方式的融合化。这些变化对新闻传播教育和影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135AF

张红军教授发言

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田秋生教授从胡智锋教授所讲的内外两个方面出发,认为应该从面向“双区”建设、面向行业和技术转型、面向学科融合角度出发,寻找一条融通戏剧影视学和新闻传播学的建设之路。

11240

田秋生教授发言

学会理事、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院长庚钟银教授介谈到,在学校,学生以“口头、笔头、镜头”三“头”呼应,老师则以“技术、艺术、学术”三“术”呼应。影视教育要更新和拓展,教学计划、课程内涵也应当作出与时俱进的调整。

1248A

庚钟银教授发言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赵丽芳教授分享了学科建设的经验:充分利用学会资源和网络资源。同时她表示,如何进一步将学校内散布于不同学院的影视资源要素重组,实现优势最大化,是仍需探索的问题。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蒋为民教授介绍了上海大学国际化和实践化的教学特色,并表示未来将朝着艺术相对成熟、技术精良的双重标准努力。

E10A

赵丽芳教授发言

10731

蒋为民教授发言

全体会员高度关注的下届年会甚至下下届年会举办地在闭幕式上已揭开悬念。11点40分,第十九届年会暨第十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闭幕式在山东师范大学教学三楼3101报告厅准时开始。会议主持人由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欧阳宏生教授担任。

DBF4

闭幕式上,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胡智锋教授年会与论坛的总结报告。胡智锋会长指出本届年会是在学会会长会指导下学会秘书处和年会会务组联手打造、由全体会员积极参与的一次高端学术盛会,本届年会有以下几个特点:参会规模再创新高,实际与会人数突破600人;主题论坛立意高远,五位专家充分体现主体性、前沿性、本土性、交叉性和实践性的融合统一;颁奖典礼主题突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动人心;新科技广泛使用:网络直播、VR拍摄、“扫码找我”等令人耳目一新;宣传工作有重点有亮色,年会报道组与学院报道组精心配合,社会媒体多屏多媒体呈现。

164F6

胡智锋会长还代表学会授予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突出贡献奖”。

B9C4

副会长、北京电影学院姚国强教授首先宣读了第五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关于增补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理事的决定”,其中,山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马池珠教授、四川大学研究院副院长朱天教授增补为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张丽军教授,澳门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张志庆教授增补为第五届理事会理事。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秘书长张国涛研究员正式宣布关于第二十届年会花落蓉城成都,承办方为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第二十一届年会花落钱塘杭州,承办方为浙江传媒学院。这一决定是由11月1日晚召开的第五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全体与会理事通过投票方式产生的。

EE65

随后,主持人宣布第十九届年会暨第十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2020年学会大家庭再聚蓉城,2021年再下天堂杭州。

195E4

第五届理事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