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研动态 > 科研动态 > 正文

喜讯:我校教师编剧、导演、摄影的院线电影《红星照耀中国》荣获四川省文联2019年度“推优工程”优秀原创文艺作品奖

发布日期:2020-01-10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016日上午9:00,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现代艺术》杂志承办,省级各文艺家协会协办的“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19年度百家‘推优工程发布会”在成都新华宾馆召开。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科研处

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19年度百家“推优工程”发布会

出席发布会的领导与嘉宾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兴平,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全胜,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主任蔡竞,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平志英,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兵,四川省文联机关党委书记江永长,中国民协副主席、省文联副主席沙马拉毅,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音协主席林戈尔,中国曲协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曲协主席张旭东,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舞协主席王玉兰,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杂协主席童荣华,四川省期刊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凌之,以及2019年度百家“推优工程”优秀作品艺术家代表,各市州文联主要负责人、文艺创作骨干,省级各文艺家协会主席和负责人,省文联机关各处(室)、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省级有关新文艺组织负责人和媒体的朋友们近400人齐聚一堂,共同揭晓四川省文联2019年度百家“推优工程”受表彰的99件优秀原创文艺作品。发布会由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兵主持。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科研处

大会现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工作、文联工作,围绕着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文艺工作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在新时代的更大繁荣发展指明了道路。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结和展示我省文艺界实施”六大行动计划”,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推出优秀文艺作品和人才,壮大文艺川军队伍,增强文艺创作实力,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取得的文艺成果。四川省文联隆重举行2019年度百家“推优工程”发布会,表彰2019年度百家“推优工程”推选出的99件优秀原创文艺作品。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科研处

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兵主持会议


发布会现场,与会领导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平志英回顾并介绍了年度百家“推优工程”所取得的成绩,相关专家学者代表进行了发言。四川省文联机关党委书记江永长宣读2019年度百家“推优工程”优秀作品名单,主席台领导为2019年度百家“推优工程”优秀作品颁发荣誉证书,学校电影学科带头人、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王冀邢教授担任导演、学校青创中心主任汤溪副教授担任编剧和制片人、学校导演系主任罗逊教授担任摄影指导的主旋律电影《红星照耀中国》荣获优秀原创文艺作品奖,导演系主任罗逊教授代表峨影集团、代表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代表剧组上台领奖。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科研处

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平志英发言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科研处

四川省文联机关党委书记江永长宣读2019年度百家“推优工程”优秀作品名单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科研处

导演系主任罗逊教授代表峨影集团、代表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代表剧组上台领奖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科研处

《红星照耀中国》获奖荣誉证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科研处

王冀邢、汤溪、罗逊获奖荣誉证书

最后,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在发布会上作总结讲话并向在座的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提出以下希望: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科研处

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讲话

第一、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

第二、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始终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要始终把艺术追求同国家前途命运、同四川改革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

第三、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勇于探索,把创新精神贯穿到文艺创作全过程。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文联的工作需要创新,要不断接受新的工作方式,处理好坚守传统与创新发展的关系。文艺家们更要沉淀下来、安静下来,在学习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努力为民族创造文化杰作、为人类贡献不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