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校文学创作室主任邵君立老师撰写的论文《主旋律视阈中红色影像表述路径研究》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电影文学》正式发表。该论文是邵君立副教授主持、科研处负责人蒲爱民副教授作为第一参与主研的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主旋律视阈下的四川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影像表达研究》(项目编号:SLQ2019B—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该文提出,主旋律影像中描述民族主义是一个可以想象的东西,但是它从来不是一个客观存在而是个再加工再生产。主旋律电影所生成的叙事机制是让国家权力更加牢固,使社会成员在纷纭的历史存在中找到清晰的归属感。论文总结了近30年来主旋律电影生产的三阶段机制变化:国有资本生产——民营资本生产——国有资本的再回归。在复杂的演变阶段中试图总结出红色影像媒介表述路径的不可逆转的叙事逻辑和确定性的场景。





《电影文学》创刊于1958年,其宗旨是立足电影电视的理论研究,关注导演表演的创作思潮,拓展学术争鸣的文化视野,探究艺术流派的价值取向。其栏目设有:学术论坛、博士论坛、新锐视点、导演评述、动漫研究、高校方桌、热片劲评、风格与特色、作品透视、环球纵横、文本研究、影视传播、艺术学苑、影视翻译、影视教育、新电影史料、电影剧本等栏目。
《电影文学》在2013年8月收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2008年入选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入期刊,2004年入选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2000年入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1992入选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出版周期:半月,ISSN:0495-5692,CN:22-1090/I。目前出版文献量:23952篇,总下载次数:5472052次,总被引次数:40470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0.128,(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0.023,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
邵君立,男,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硕士,副教授,师从著名导演谢飞、张会军,著名电影策展人张献民,著名编剧黄丹、张民等。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成都市文联签约作家、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员、四川省电影家协会会员,现任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戏剧影视文学创作室主任。主持(参与)省厅级以上课题10余项,发表期刊论近10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论文7篇,获得省级优秀指导教师奖多项;指导学生创作短片获得中国高教影视学会“学院奖”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大赛最佳创意奖和一等奖、国际大学生新媒体文化节特等奖、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院短片观众最喜爱奖、广州大学生电影节原创电影剧本一等奖以及十余项二、三等奖和优秀奖;指导学生创作长篇电影剧本获得吴天明青年导演专项基金、北京国际电影节创投单元优秀奖、原国家广电总局第二届“青葱计划”30强、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优秀长篇剧本二等奖(一等奖空缺),指导学生编剧、导演短片《师父》入围“第十届澳门国际电影节”并荣获第三届四川省大学生原创电影作品“二等奖”,指导学生创作微电影《云端上》荣获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七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好作品奖、第三届四川省大学生原创电影作品“优秀奖”、入围2019第十一届澳门国际电影节、四川省思政课程大学生微电影“二等奖”、教育部第三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活动“优秀奖”并在“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播出,与我校2019届毕业生共同创作编写的《花城夏日》电影剧本荣获2019第十一届澳门国际电影节.电影创投大会入围和提名奖。
蒲爱民,男,中共党员,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子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研究及高校管理,主持(参与)省(部)、市厅(校)级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期刊论文20余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和国际期刊及检索论文10篇,编著教材5部,曾荣获省级优秀指导教师和校级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多个优秀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