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研动态 > 科研动态 > 正文

科研处组织相关学院召开科研讲座

发布日期:2020-07-10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0年7月8日-10日,科研处分别组织播音主持学院、管理系召开了《如何做好课题申报》的科研专项讲座。讲座由科研处负责人、高级工程师蒲爱民副教授主讲,播音主持学院、管理系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了讲座。

讲座中蒲爱民提出,科研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学校内涵发展之要。缺失科研,教师就缺乏教学后劲,没有最新最前沿的知识、方法、内容和手段,你的教学就只能是吃老本。要将科研思维转化为教学思想,将科研行为转化为教学行动,将科研方式转化为教学方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科研是最实事求是的,没有技巧,没有捷径,通过反复试错而得的,科研引领并促进教学,这是普遍的真理。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科研处

播音主持学院讲座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科研处

管理系讲座

接着,蒲爱民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讲座:

一是课题类型。按照课题立项单位行政级别标准,课题可分为国家级课题、省部级课题、市厅级课题、校级课题等,这些课题都属于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纵向课题;协会、学会、研究会课题和企业级课题属于横向课题。如: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均属于国家级课题;省社科基金、省艺术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成都市社科基金等课题和教育部社科司、高教司、职成司、教师司以及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等国家部委各司局的课题均属于省部级课题。各地市州、设区市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广电厅、省级各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中心基地、省级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中心基地等课题属于市厅级课题;

二是课题申报书填写。分为封面、数据表、课题设计论证、完成项目研究的条件和保证、预期研究成果、经费使用、推荐人意见、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审核意见、学术委员会评审意见、批准单位意见等十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并以《“双一流”背景下新建本科高校整体转型发展实证研究》具体课题进行举例说明;

三是申报课题注意事项,分为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梳理及研究动态、课题的研究价值、研究内容、课题思路方法、创新之处、参考文献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科研处

咨询交流

最后,蒲爱民希望青年老师要经常学习党和国家相关报告、规划、文件和领导讲话,经常学习相关重量级期刊、杂志、报纸、年鉴,经常观看央视权威新闻报道以及行业企业规划等,一定要有前期积淀,方能厚积薄发,但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只有自己按照申报指南填写,才能发现问题,面对问题,不惧怕问题并勇敢解决,定会有意料之中的收获,记住我们学校的校训:未来属于对成功充满渴望的人!

讲座结束后,蒲爱民接受了相关老师就科研项目、教改类型、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型课程、双师双能型教师等多方面的咨询。

蒲爱民提出,对于新建的艺术类应用型高校而言,在教育科研方面,要始终以问题为导向,注重项目式、案例式、参与式、理实一体化式、工作过程导向式教育教学改革,同时注意课题与研究人员身份岗位的匹配,校长就应该做好办学模式的改革,如办学章程、办学定位,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制度设计,具体就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信息化建设规划等顶层设计的宏观层面工作并强力推进;二级学院院长主任按照学校五大规划应该做好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师资团队建设、实验实训实习场所建设等方面设计的中观层面工作改革并检查验收,老师个人就应该做好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改革等具体个案的微观层面工作并检查验收。如果老师在做校长二级学院院长或主任的事,校长在做二级学院院长主任或老师的事,二级学院院长主任在做校长或老师的事,那将会本末倒置,而且无法有效调动资源进行人、财、物、事的同频共振,必将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对于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要注重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要回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即明确具体的就业导向、行业面向、职业指向和理论要求、技术技能要求及适应岗位要求,必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要面向哪些领域行业,重点瞄准哪些领域职业,掌握哪些领域知识,具备哪些领域能力,培养哪些领域素质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写进各专业人才培养总目标,同时严格执行《国标》,总学时2560学时,总学分160学分的基本要求,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多样化,否则,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是不合格人才培养方案。另外,在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研究中,要将行业、产业内容标准与领域内容标准对接,将企业、职业内容标准与专业内容标准对接,将岗位、工作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标准对接,将工作过程要求与教学过程要求对接,由此形成典型工作任务和具体项目案例,产生以项目案例为主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和双师双能型教师,进行项目式、案例式、情景式、参与式、探究式、任务驱动式范式教学,这样的改革才是应用型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培养符合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