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电视学院蒋峰老师主持研究的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网络文学发展研究中心科研项目——四川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商业价值实现探究 ——以《琅琊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为例(项目编号:WLWX-2018007)经省教育厅和中心基地评审正式结题。


课题申报书 课题立项通知


课题结题材料

课题结题证书
本课题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梳理与总结四川网络文学近五年的创作现状,可见川籍网络作家新人不断涌现,其中晋升“大神”级的网络作家人数增长较快,不乏地位“显赫”者;在类型创作上,呈现出古装玄幻题材扛大旗、言情喜剧题材最丰富、川蜀地域题材出特色、现实主义题材新突破等四大典型症候。此研究对促进国内文创产业的开发和推动四川网络文学的批评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第二,明确指出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热”是基于网络小说与影视剧共通的大众文化基因,及其如何在跨媒介转码的便利性、注重沉浸式的体验、追求文化商品的用户粘性等方面实现改编价值的融通;但热潮背后,暴露出电视剧行业在商业上的急功近利,在文艺观念上的过度娱乐化取向等不良现象,基于此,本研究又提出“改编”须重在电视剧二度创作中的价值阐释,亟需能用影像再现丰富想象力的沉浸空间、用典型形象映照现实体悟人生,用崇高的价值取向过滤网络文学的粗粝。
第三,鉴于网络文学作为我国文创产业探索“IP”链式开发模式的重要突破口,除了企业,政府和文艺界也开始将目光聚焦到这一新的文化生产领域,以期成为推动本地文化产业繁荣和塑造地区品牌形象的新的着力点。为推动四川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商业价值实现,从透视大众文化与产业资本催生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热潮出发,梳理出四川网络文学在影视改编上虽有佳作但后继乏力的创作现状,并提出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商业价值实现路径,须注重二者在新的叙事特性和审美特性上的深度价值贴合,须发挥二者在网媒时代基于自由表达和共创机制上的集智创新手段,须重塑二者在网媒时代扣合大众文化新消费理念上的愉悦性追求等三种举措。
这些成果对探究四川网络文学在影视改编商业价值实现上的可能性路径和方法,对当前四川网路文学的今后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指导和参考意义。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产生了如下具体研究成果:
1.论文《四川网络文学影视转化之产业问题解码》,《电影评介》2020年第6期(ISSN1002-6916;CN52-1014/J),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2.论文《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热潮”背后的冷思考》,《电影文学》2019年第19期(ISSN0495-5692;CN22-1090/I),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3.论文《四川网络文学的创作现状与典型症候》,《现代艺术》2020年第4期(ISSN1009-5233;CN51-1582/J),普刊;
4.论文《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热潮”背后的冷思考》获四川省广播电视学会主办的第二届(2018-2019)四川省广播电视(网络视听)论文论著评奖论文类三等奖,2020年7月28日;
5.《四川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商业价值实现探究——以<琅琊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为例》研究报告;
蒋峰,男,中共党员,毕业于四川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讲师,中国电影家协会新文艺群体会员,四川省电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主持并结题省厅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1项,参与省厅级课题多项,发表学术期刊论文10余篇,获得省级优秀指导教师奖和科研论文成果奖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