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黄娟教授主持研究的区域文化研究中心项目《川东红色歌谣的历史及其现状研究》(项目编号:QYYJC2002)经省厅评审正式结题。

结题证书




结题材料
该课题指出: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歌谣在20世纪20至40年代广泛流传于各个革命根据地,直到今天,依然有人传唱着这些歌谣。川东红色歌谣作为川东地方民歌的组成部分之-,其旋律、唱腔等也有着四川地区独特的地方性特点。本课题研究对象为川东地区的红色歌谣,从红色歌谣的历史脉络、传承现状及风格特点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在梳理历史脉络部分,本课题从红色歌谣的内涵、川东红色歌谣的起源和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论述;在传承现状研究部分,本课题梳理川东地区红色歌谣的研究现状,阐述川东地区南江县、通江县的红色歌谣传承现状,分析背后的原因,并对川东地区红色歌谣未来的发展予以展望;在风格特点研究部分,本课题对川东红色歌谣的内容进行了分类,并从语言、衬词、唱腔、旋律及曲式结构等角度研究了三首传唱度较高的川东红色歌谣,其中《千家磨儿转得圆》这首红色歌谣的曲谱,在目前公开出版的歌曲集中并未发现,因此,这首作品的记录与分析,某种程度上也填补了该作品可查资料的空白。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产生了如下成果:
1.《川东红色歌谣的历史及其现状研究》研究报告;
2.论文《略谈川东红色歌谣的历史与现状—以巴中地区南江县、通江县为例》,《四川戏剧》2021年第5期,(ISSN1003-7500;CN51-1087/J),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3.论文《川东红色歌谣的起源及发展》,《黄河之声》2021年第6期,(ISSN1004-6127;CN14-1039/J),普刊;
4.论文《川东红色歌谣风格特点探析》,《黄河之声》2021年第8期,(ISSN1004-6127;CN14-1039/J),普刊;
黄娟,女,毕业于西南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硕士,教授。四川省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四川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招生音乐类(音乐学)、(音乐表演)声乐主考、四川省高校首届音教专业教师基本功大赛评委、四川省第七届高校音教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评委、四川省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声乐评委。现任四川电影电视学院音乐系主任。主持与参与省厅级以上课题21项。迄今在各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2010年5月,《震后四川.更加美丽》广州丽江歌剧院,参演与执行导演第九届中国艺术节。2011年8月,参演与执行导演四川省委、省政府、省军区主办,《庆祝建军84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75周年》“八一”晚会。2009年学术论文曾获“全国教育改革优秀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2010年荣获“全国教育改革优秀教师称号”。2012年获得四川省第三届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指导教师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