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研动态 > 科研动态 > 正文

喜讯:我校蒲爱民教授主持研究的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正式结题

发布日期:2022-04-08 作者: 来源: 点击:

近日,我校科研处处长、高级工程师蒲爱民教授主持研究的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新建院校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双一流”背景下新建本科高校整体转型发展实证研究》(项目编号:XJYX2019A01)经省厅评审正式结题。

ECE64

课题结题证书

38273B37C

课题申报书和立项通知

5F16B276EA4

课题结题材料

该课题提出:整体转型发展是现阶段新建本科高校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必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高校永恒的主题,而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建立科学合理的新建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和建立健全高等学校内部管理评价体系,这是新建本科高校保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实现规模、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其目的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新建本科高校由于组建时间较短,本科办学经验不够,在“双一流”背景下要考虑“为什么转”“转什么”“怎么转”等问题。

课题立足新建本科院校实际情况,落实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落实应用型教学和科研定位,落实应用型服务地方社会定位,构建新建本科高校整体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达成符合国家要求与学校发展的应用型办学人才培养体系。同时提出课题建设的具体目标:一是厘清“双一流”与“双万计划”的关系;二是探索规范办学,落实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提出的“4321”即四个促进、三个基本、两个引导、一个突出;三是探讨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能主动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办学定位规划;四是构建多层面的应用型办学特色体系,形成对不同地方高校的分层分类分目标特色培育;五是形成可推广的“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真正合作”措施,以供兄弟院校参考。

课题具体分析了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情况,并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以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为例,以学校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切入,以学校整体转型发展为契机,对办学思路、领导作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专业与课程建设、教育教学管理、学风建设、学生指导等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阐述了其实施整体转型的针对性与实践性;通过总结学校整体转型改革发展历程、运行效果及尚存在的问题,明确新建本科高校整体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通过借鉴省内外相关高校在转型发展与改革探索等方面的经验和启示,提出了新建本科高校整体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框架及运行机制。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产生了如下成果:

1)《短视频广告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与影响——基于理塘的调查》[J].民族学刊,2021.10.CSSC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

2)《新时代影视传媒高校的美学美育》,《新文科与新技术》,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暨第十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ISBN:978-7-5657-3000-9,2021.10.

3)《新时代艺术院校的教育转型新发展——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人才培养探究》,第三届西部高教论坛论文集,2020.10.

4)第三届西部高教论坛专题报告(主题发言)荣誉证书.

5)《“双一流”背景下新建本科高校整体转型发展实证研究》研究报告.

C47818EA9

成果1:CSSC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B98FFF76

成果2: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

AEBE124D5

成果3:西部高教论坛论文集

4B01D

成果4:西部高教论坛专题报告荣誉证书

29F4C2DE58

成果5:课题研究报告

蒲爱民,男,中共党员,教授、高级工程师,中国通信学会会员,四川省电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曾工作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财经学院(现九江学院)、南昌工学院,担任过班主任、教研室主任、二级学院副院长、教务处副处长、科研处副处长、二级学院院长(主任)、科技处长和评建办主任,高考命题专家库成员。现任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科研处长,从事电子与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及高校教学科研管理。主研国家基金项目1项,主持(参与)省(部)、市厅(校)级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期刊论文20余篇,编著教材和实验指导书6部,获得国家专利8项。曾荣获省级优秀指导教师、科研成果一等奖和校级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多个优秀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