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工作安排,2022年3月18日上午9:00在安仁校区第二会议室,科研处对2022年度符合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结题条件的课题进行了集中结题答辩。

答辩现场
本次结题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带头人潘建生教授、科研处长高级工程师蒲爱民教授、国际创意学院党总支书记兼英语教学部副主任仪雪教授、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黄娟教授担任评委,教学实验中心王钢副处长和科研处丁一凡、廖鸿霖老师进行评审现场设备技术支持服务。评审前,蒲爱民就课题结题评审流程和要求进行了说明。

评审专家
接着,各课题负责人就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执行路线和研究成果等进行汇报。评审专家组在认真听取课题负责人汇报和仔细查阅了结题材料后,对课题结题材料、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等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在评审过程中各位评委相继指出:
一是课题研究要回答申报书中所提出的研究目标、内容、方法、技术路线,执行研究计划并达成研究预期成果;所以,要特别注重研究报告,这是所有课题结题的必备材料;
二是研究报告是对整个课题研究全面系统科学的总结,把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最终成果、各种类型成果,进行一次系统梳理、提炼、升华和反映,从而使成果物化、系统化;总结提炼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研究者的经验、体会,甚至失败的教训,对研究经验教训的总结,是研究者的能力和水平迅速提高的重要过程,有助于科学素养的提升,研究报告附件应该有支撑其研究过程和结果的研究成果与相关材料;
三是教学改革类课题,其目标是要瞄准为专业和就业服务,其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所有的教改课题要研究校情和学情,立足现状进行改革提升,不能跳出现状“空谈”改革;
四是教学改革课题的研究,要重在“改”上,也就是要针对性实践,必须具备“实践性”,要有具体的改革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和成果,要进行改革前后的对比研究,发现真问题,瞄准真目标,改革真内容,这样的教学改革才会产出真成果,学生才能真收益,教师才会真成长;
五是希望老师们要注重课题的创新性与新时期教育热点相结合,要科学规范使用各类研究方法,加强理论基础和学理分析,同时对研究报告中的成果总结需要注重对主题的呼应,紧扣研究目标及主题,围绕整体调查过程进行分析总结。
蒲爱民在最后提出,各课题组要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整改,希望课题组成员在今后的研究中要不断完善课题后续研究并积极推广课题研究成果,同时在已取得研究报告、论文、实践项目以及获奖等不同形式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继续保持对科研项目的投入与热情,在研究中不断发现问题,优化内容,创新方法,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推动我校整体转型改革,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


鞠文暹 彭姝


刘方 郭怡然


陈志杰 何慧珍


刘文霞 何杨


仲睿 王钢
本次课题结题答辩有鞠文暹老师、国际创意学院彭姝老师、播音主持学院刘方老师、电影学院郭怡然副教授等,有部分老师观摩了答辩过程。

评审专家和老师们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