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李正丽副教授撰写的论文《非遗影像的文化赓续与银幕符号建构——以川剧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为例》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电影评介》正式发表。该论文为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成渝双城经济圈视域下四川电影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YJC760043)、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川渝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二十年影像创作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JD2023-D001)阶段性成果。










该文提出:“非物质”的特性决定了非遗传播对于保护的重要性,在强调活态传承,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当代非遗保护语境下,通过发挥以文化人、以艺通心及寓无形传承于有形影像的重要作用,川剧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以神话故事、民间文学及民俗活动等文化表现形式为载体的非遗,承载着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气质,为中国影像创作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文章旨在探讨非遗影像在川剧传承保护与创作发展中的现状、地位和作用,并以吴天明导演电影《变脸》(吴天明,1995)为例,从“‘变脸’影像的符号化展现、诗意空间的符号化建构及巴蜀文化精神的符号化书写”三个维度分析电影文本中的川剧影像符号与意义生成,为非遗题材影像创作带来一定的启示。
《电影评介》创刊于1979年,是一本在全国具有相当影响力、并具有海外发行权的电影专业刊物。创刊至今已经出版400期。单月最高发行量曾突破50万册,多次获得“全国影评工作先进集体”“贵州省优秀社科期刊”“贵州省报刊整体设计奖”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双效”期刊等荣誉奖项。文章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收录。主要栏目有:专家来稿、博士论坛、中国电影评论、外国电影评论、电影文学、电影理论、荧屏广角、影视教育、文化艺术等。主要内容包括:影视理论,影视文化,影视文艺,影视动画学,影视专题,影视管理,影视美学,影视文学,影视教育,影视布景,影视广告,影视产品营销,影视技术,影视服饰,影视效果设计,影视文献回顾,影视史研究,影视资料赏析,影视潮流分析,影视产业分析,影视前沿,影视人物采访,影视产业或创作与传播学,电脑,数码,美术,音乐,戏曲,舞蹈,艺术,新闻,传媒、传播学、哲学、社会、文化等各学科的交叉研究。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4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2020年版,2023年版。(2023版)复合影响因子:0.29(2023版)综合影响因子:0.069,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