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 正文

我校举行大学生急救科普培训讲座

发布日期:2019-06-05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推进科普工作进校园并落实省社科联相关工作要求,61日至2日,我校举行大学生急救科普培训讲座。本次培训讲座分为创伤分类、救护程序、止血和包扎四个部分,学校部分教师和学生参加了此次科普培训讲座。

D219

一、对创伤分类,主要遵循“三先三后”原则:一是对窒息或心跳、呼吸刚停止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二是对于出血的伤员,必须先止血,后搬运;三是对于骨折的伤员,必须先固定,后搬运。

二、救护程序,要求了解致伤因素,如交通伤、突发事件,判断危险是否已解除;及时呼救,拨打急救电话;观察救护环境。选择就近、安全、平坦的救护场地;按正确的搬运方法使伤病员脱离现场和危险环境;置伤病员于适当体位;迅速判断伤情,首先判断意识、呼吸、心跳、脉搏是否正 常,是否有大出血,然后依次判断头、胸部、腹部、脊柱、骨盆、四 肢活动情况、受伤部位、伤口大小、出血多少、是否有骨折。如同时有多个伤病员,要作基础的检伤分类,分清轻伤、重伤、危重伤;呼吸、心跳停止时,先抢救生命,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具 备吸氧条件,应立即吸氧;大血管损伤出血时应立即止血;包扎伤口。优先包扎头部、胸、腹部伤口,然后包扎四肢 伤口;四肢瘫疾,考虑有颈椎骨折、脱位时,先固定颈部;固定四肢;安全、有监护地迅速转运伤病员。

ADFA

三、止血,一是指压法,是指较大的动脉出血后,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上方(近心端),使血管被压闭住,中断血液;二是止血带法,是使用绷带、橡皮胶管、三角巾等,将出血的肢体扎住,以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的方法。适用于四肢大血管的出血。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分为橡皮带止血、绷带单环止血、绞紧止血3种。

C450

四、包扎,绷带性能:卷状绷带具有不同的规格,可用于身体不同部位的包扎,如手指,手腕,上、下肢等。普通绷带利于伤口渗出物的吸收,高弹力绷带适用于关节部位损伤的包扎。一头卷起的为单头带,两头同时卷起为双头带,把绷带两端用剪刀纵行剪开即为四头带。日常训练的绷带的规格为7.5*450cm;用途:用绷带包扎伤口,目的是固定盖在伤口上的纱布,并有压迫止血的作用,还可以保护患处。具体方法:一是环形包扎法,此法是各种绷带包扎中最基本的方法,此法用于绷带包扎的起始和结束,也用于手腕部,肢体粗细相等的部位;二是螺旋包扎法,此法多用于粗细相同的肢体、躯干处;三是螺旋反折包扎法,此法应用肢体粗细不等处;四是“8”字绷带包扎法,手掌、踝部和其他关节处伤口用“8”字绷带包扎法。选用弹力绷带最佳;五是回反包扎法,用于包扎没有顶端的部位如指端、头部、截肢残端。讲座中,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心肺复苏的相关知识、技巧,了解到所谓心肺复苏,仅仅用于心脏已经发生骤停的一类人,对于有心跳的患者是不可以强力按压的。平时生活中,遇到的有意识昏迷晕倒,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掐人中,轻拍唤醒即可。同时还学习关于面对意外伤害如:地震、火灾、烧伤、溺水、交通事故、气道异物梗阻等问题时,我们又应该如何去解决。

C9B1

经过讲座和现场专业示范培训,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急救知识的普及率,提高了大学生急救知识水平,大学生急救培训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