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1—12日,由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委员会、青岛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高校动画与未来影像年度峰会”暨动画、数字媒体毕业作品展映交流会,在坐拥青岛东方影都的西海岸新区举行。我校动画系王月老师、数字媒体系徐曦老师、设计与艺术学院黄齐白老师参加了此次会议。这是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委员会践行“以本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升中国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水平,为各高校动画、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提供相互学习交流机会而举办的一次学术盛会。

青岛大学校领导邵彬教授在开幕致辞中首先对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并代表青岛大学欢迎各位嘉宾的光临。他指出,“动画与未来影像年度峰会”具有非常强烈的前瞻性。人类的信息传播与影像呈现形式取得长足进步。5G时代为人类生活开启无限潜能,为AR、VR等未来影像技术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也为动画、影视及数字媒介领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潜力和探索空间。邵彬教授也介绍了青岛大学的发展现状,表达了青岛大学对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关注以及对技术与艺术结合领域的高度重视。

青岛灵山湾影视局副局长李泽全先生在致辞中介绍了青岛自近代以来就与中国电影工业结缘的历程。着重介绍了在青岛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灵山湾影视局出台的多项重大影视制作扶持计划。为参会代表呈现了青岛东方影都的广阔发展前景。

融创文化集团总裁助理李宇浩先生代表集团向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介绍了青岛东方影都影视基地的基本建设情况,并表达了融创集团将继续致力于中国影视工业化建设,助力中国影视人推出越来越多的表达中国文化自信的优秀作品的意愿。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动漫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动画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影视动画协会会长李剑平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对峰会的各位来宾表示欢迎,并预祝峰会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长江学者胡智锋教授出席了开幕式。他首先介绍了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委员会的设立背景,并对学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短的介绍,并代表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向来宾表示欢迎与感谢。

在热烈的掌声中,胡智锋教授以“智能时代视频传播发展的新趋势为题”进行了主旨演讲。他针对智能时代视频传播的三个特征“基础”“生产”“传播”进行了分析。认为智能时代的传播特点从数据与计算能力、影像生产方式、视频传播方式三个方面与非智能时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未来,由于个人、社会、精神等多个层面的影像需求不断升级,这些特点将会不断凸显。
针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传播焦虑,胡智锋教授认为原因都可以归结于“技术恐惧症”。传统媒体从传播方式和传播媒介角度,都不能满足人们获取信息和社交的需求。传统媒体非自动与线性的技术传播方式限制了自身的发展,而电视媒介缺乏自动联想和互动功能,也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处于落后地位。但是新型媒体同样也存在着焦虑情绪,胡教授认为,互联网的传播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传统图文传播、媒介化的新媒体、短视频化新媒体三个阶段。技术革新推动着视频的传播,也给其带来严峻的挑战。相比于非智能时代,智能时代视频从生产形态、传播形态、组织形态上都会发生变化。在未来的视频传播中,技术主义与人文主义的高度融合才是面对未来最好的选择。
最后,胡智锋教授表示智能时代视频传播的发展方向需要把握四个原则理念;“强化价值观的引导”、“到位的执行力”、“诗意提升现实”、“智慧改变世界”,呼吁相关领域学者要不断的提升创造性,迎接智能媒体时代。
本次峰会适逢各校践行“以本为本”的教育理念,革故鼎新抓本科专业建设质量之时。对高质量动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的渴求是参会代表关注的重要话题。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黄心渊教授以“理解四新、建设双万”为主题做了主旨演讲。

黄心渊教授站在新工科、新文科建设的高度深入讲解了新文科的建设对当前高校适应世界格局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解释了一流课程建设的具体指标,并表示该计划为本专业教师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窗口。赢得了与会代表的共鸣。
峰会开幕式由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委员、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副院长张歌东教授主持。他简要介绍了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委员会自2018年10月成立以来的工作以及创办本次峰会的背景。多次提及中国高校影视学会胡智锋会长、张国涛秘书长、主任委员黄心渊院长给予专委会的大力支持和多次专业指导。对联合主办方青岛大学和承办方青岛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蓝海文化教育有限公司和为峰会提供大力支持的青岛蓝海钧华大酒店表示感谢。同时介绍了到会的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副秘书长、理事及各位来宾。
首届峰会学术论坛的主题为“虚拟现实时代的数字动画与影视特效”。在上午进行的论坛第一单元由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传媒学院新媒体学院院长潘瑞芳教授主持。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北京市数字媒体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数字表演与创意学”学科建设负责人丁刚毅教授做了“数字表演与创意学”的主题演讲。他以国家重大活动案例为时间轴总结了数字表演交叉学科发展历程。简要介绍了数字表演与创意学的主要构成,以及该学科在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下设立的重要意义。随后以平昌冬奥会“北京八分钟”为例,深入浅出的讲解了数字表演系统对国家大型活动高效运行的支持作用。将虚拟仿真技术与艺术创作做深度结合,其效果令大家耳目一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王毅刚教授在以“虚拟现实技术在艺术中的应用”为题的演讲中,从VR技术的3i特征出发,展示了虚拟现实技术在艺术作品中的主要特点。他通过大量的案例展示,详细讲解了艺术作品中涉及的多种互动技术类型,将实时互动技术、舞台跟踪技术等手段直观的展示给在场嘉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次论坛在电影《流浪地球》的诞生地青岛东方影都举办。《流浪地球》的制作分享成为论坛的重磅内容。峰会邀请到了《流浪地球》概念设计总监、视效预览总监、视效总监三位参与电影《流浪地球》制作的重量级嘉宾。
在“从概念设计到视效预览—电影《流浪地球》创作分享”单元中,加拿大视效专家、《流浪地球》首席概念设计、北京念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指导、资深影视与游戏概念设计师、美术指导、曾参过《X 战警-逆转未来》、《长城》等多部大片概念与美术设计的Nicolas Vallet先生,详细分享了《流浪地球》的概念设计过程。
加拿大视效专家、电影《神话》、《流浪地球》视效预览总监、乌尔善导演《封神三部曲》视效预览总监、曾任职于好莱坞工业光魔、DigitalDomain、Animal Logic 等全球知名的视效公司、拥有20年视效领域工作经验、参与制作了《加勒比海盗》、《碟中谍4》等众多大片、2013年来到中国加入Base FX并创建了视效预览团队的Gavin Boyle先生,从视效预览的角度讲解了《流浪地球》的制作流程。对重点技术环节进行剖析,并且阐述了在电影工业化特效制作流程中一些特殊问题的处理方法。Gavin Boyle先生最后表示,随着视觉预览在国内的逐渐普及,中国影视工业体系已经开始向成熟迈进。
接下来,《流浪地球》视觉特效总监、业界知名的全流程特效公司—橙视觉创始人、曾参与30 余部电影20 余部电视剧视觉特效创作的丁燕来先生登场。他就“如何建立更具中国化特色的视觉特效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他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分享了很多在视觉特效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办法,提出构建具有中国化特色的视觉特效体系,要从学生开始培养,其中着重应该注重艺术修养的培育。以推动中国化特色的视觉特效体系不断完善。最后他以自己的座右铭——“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坚持”结束了演讲。
上午的最后一位演讲嘉宾是利亚德集团VR 及数字娱乐事业部副总经理、技术总监、高级产品工程师贾国耀先生。他为代表们介绍了最新的动捕技术发展现状,运用多个案例展示了最新型的红外光学动捕技术在虚拟现实、运动科学研究、影视动画、机器人等领域的作用。
下午进行峰会论坛的第二单元。由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鲁迅美术学院传媒与动画学院院长王亦飞教授担任学术主持人。
灵然创智(天津)动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王一夫先生,针对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影像的现状与未来进行了演讲。
数字王国视效总监、曾任Base FX合成主管、拥有视觉特效行业15 年工作经验的乔淑毅女士,为在场嘉宾展示了影视特效技术在VR行业中的应用与实践案例,并且详细展示了数字王国VR作品《微观巨兽》的制作细节。
原力动画总监、曾先后担任动画部门主管、CG 事业部经理、动画总监、动画导演、参与过《驯龙记》、《瑞奇和叮当》、《妈妈咪鸭》、《风语咒》的沈琰女士针对好莱坞动画和日本动画技术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对比解析。她首先针对中国动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随后对好莱坞与日本动画模式进行了讲解。使用了大量的实际案例为在场嘉宾解构了动画的构成元素,并且深入浅出的展示了动画十二法则中六个主要原则在好莱坞与日本动画中的不同使用方法。最后总结了中西方动画的不同动作特点。她对好莱坞、日本动画在制作细节上的独到见解引起了听众的极大兴趣。
完美世界教育常务副总裁郭擂女士针对面向行业一线的数字艺术人才培养进行了主题分享。她从教育角度出发,对数字文创产业进行了全新角度的解读,提出了独特的数字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从教育产业角度分析当下行业现状,给在场高校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观点和启发。
北京欧雷新宇动画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黄剑先生为来宾分享了VR时代的智能化影视与动画创作技术。他分享了三维扫描技术应用于定格动画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参与到智能化影视与动画制作过程的面捕和动捕系统,以及影视拍摄预览技术。
以VR为代表的虚拟现实技术正在为动画、影视及数字艺术提供了全新的表现手段与呈现形式,为艺术创作和产业发展展现了美好前景。动画数媒专委会创办“中国高校动画与未来影像年度峰会”的目的即紧扣时代需求,围绕未来影像在动画、影视、数字艺术、交互设计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深入探讨,为高校专业教师与业界搭建高端学术交流平台。
除了之前的数字王国乔淑毅女士展示的数字王国的VR作品《微观巨兽》。组委会为会议代表挑选了两部VR作品:VR动画电影《鼓浪屿的三世情书》、军事题材VR动画《巡战2022》。在论坛期间安排了观摩。
本次论坛邀请了光和数字联合创始人、游戏制作人、具备多年影视、新媒体展示、VR 游戏开发等综合创作经验的朴岸导演分享了VR动画电影《鼓浪屿的三世情书》的全方位创作过程。他针对VR作品的叙事特点、镜头语言运用以影片的关键片段为例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为嘉宾重现了VR动画视听语言的构思过程。由于在会前多数与会者已使用VR头盔观看过该片。大家对朴岸导演的VR创作经验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深感受益良多。
蓝色智库科技副总经理、动态视觉设计师、交互媒体创作者张晓斌先生结合VR影片《巡战2022》为在场嘉宾展示了沉浸式体验语境下的VR视觉叙事语言探索过程。导演从“观众角色与体验”、“主要场景”、“故事线衔接”三个创作出发,讲述影片的最初需求和最终呈现效果之间的完成度匹配。在演讲过程中,导演通过大量视频片例,为嘉宾完整再现了影片的创作思路。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贾云鹏教授为大家分享了北京聚力维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北京邮电大学博士赵天奇的研究成果——“人工智能影视制作”。贾教授首先从工业角度概括出多个影视行业的制作技术,仍有很大的进步发展空间,应该减少从剧本到影视的转换成本,让人的思维解放出来去进行创造性工作。通过大量案例展现了人工智能在影视制作领域的应用之广泛,同时表明其对控制精度的要求也非常高甚至超过了无人驾驶。贾教授最后表示,人工智能影视制作的前景非常广阔,它的优势不止是简单的提高制作效率,甚至能攻克在中国电影工业体系中长久无法解决的问题。
万童时代WeKids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常年活跃于国际动画技术、制作、创作投资以及玩具和品牌运营工作、2018年国际艾美奖最佳动画片提名及终审评委、国际著名动画软件公司Toon Boom China/特必中国战略发展顾问储晓冶先生,针对儿童动画片的国际化与国际市场向在场嘉宾进行了主题演讲。他从热门IP小猪佩奇为切入口,从市场规模、内容分发、制作成本等方面来解析儿童动画产业的行业现状。并且详细介绍了儿童动画片的国际版权销售领域相关内容,为中国动画片走出去提供优秀案例。随后他介绍了万童时代在当前环境下,与国际市场的合作模式,其中针对中国内容打造的儿童动画项目孵化器“中国有故事”,给在场的相关内容生产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合作平台。
至此,“虚拟现实时代的数字动画与影视特效”主题论坛告一段落。7月11日晚7时许,由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艺术学院动漫学院院长赵庆华教授主持的“动画、数字媒体毕业作品展映交流会第一单元”开始。
在近4个小时的时间里,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吉林动画学院、山西传媒学院动画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展映了动画、数字媒体专业的毕业作品,介绍了人才培养理念与特色。
7月12日早8点30分,“双万计划”与动画、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研讨会开始。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邱秉常教授主持研讨会。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张炼从新时代双万计划重点概念、OBE专业质量理念、基于OBE的专业与课程建设等方面,详细阐释了“双万计划”在未来高校发展建设过程中的意义,以及相关计划制定的具体建设指标。
演讲结束后,在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山西传媒学院动画学院副院长隋津云教授主持下,进行了第二场动画、数字媒体毕业作品展映交流会。吉林艺术学院动漫学院和新媒体学院、鲁迅美术学院传媒与动画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新媒体学院和动画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影视动画系、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成都大学影视与动画学院分别介绍了各自专业情况,展映了优秀的学生毕业作品。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西安美术学院影视动画系主任史纲教授主持了下午的第三场动画、数字媒体毕业作品展映交流会。江南大学数字媒体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动画与数字媒体系、上海戏剧学院、青岛科技大学传媒与动漫学院,分别展映了动画、数字媒体毕业作品,分享了专业培养经验。
本次峰会组织机构阵容强大:联合主办单位为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数字创意专业委员会、网络科技与智能媒体设计专业委员会、青岛灵山湾影视局、融创影视产业园。学术支持院校包括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等30余所院校。合作学术期刊为《当代动画》。合作专业媒体有《影视制作》、影视工业网。合作专业团体为中国电影美术学会视效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影美术学会CG委员会、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图像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影技术技术学会摄影摄像专业委员会。完美世界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欧雷新宇动画科技有限公司、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蓝海钧华大酒店、TCL集团为峰会毕业作品展映提供了曲面电视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