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晚上19:30,我校国际创意学院与美国格林斯伯勒学院举办了首次线上学术交流会议。

国际创意学院院长滕伟丽教授主持会议
首先,我校副校长刘志勤教授代表学校进行了全英文致辞。刘志勤对美方的教师表示欢迎。她表示,此次学术会议可以为双方的老师提供分享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的平台,更好地加强跨文化交际,并最终为“培养学生高综合素质和强专业能力”这一目标贡献力量。
讲话过后,格林斯伯勒校长Dr Czarda进行开幕致辞。Dr Czarda强调,与我校的合作是格林斯伯勒学院最重要的合作项目之一,美方热烈欢迎今后要赴美的学子,并憧憬能够来成都与我校的师生进行交流。

会议现场一
双方校长致辞后,学术会议正式开始。首先由国际创意学院英语教学部陈露老师围绕“英语作为学术的用途”作主题演示。简单来讲,EAP就是以英语作为媒介,以提高学生学习及科研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学范式,其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因此也在推进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挑战。
美方的Wilder教授也对此课题作了详细介绍。作为EAP方面的专家,Wilder教授用以往的工作经验和一线教学实践向我们证明了EAP对于提升学生学业表现具有促进作用。Wilder教授还分享了对方EAP教学的开展模式。可以说,Wilder教授的演讲对于我校以后潜在的EAP项目,提供了深刻又具体的借鉴作用。

会议现场二
第一轮议题结束后,美方的Colby教授对“高等教育环境中的跨文化交流”作了主题演示。Colby教授用自己20年前来香港大学交换的照片做引,饱含年代感的照片侧写出教授的一段个人史。她表示,高校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可以打破仅仅通过书本和新闻而建立起的刻板印象,这对于养成求同存异的心态和批判性思维大有裨益。
英语教学部的唐丽敏老师对“疫情下的文化交流——以巴蜀文化传播为案例”作了主题演示,向美方老师介绍了巴蜀文化的构成和特点。唐老师引用了费孝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名言,对这一课题作了高度的浓缩。

会议现场三
两轮主要议题结束后,中美两校的老师们还对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讨论,双方老师都收获颇丰。

会议现场四
最后,美方国际合作交流部主任、人文学院院长Plaisane教授对每一位发言的老师表示感谢,并对今天的讨论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她希望学术会议可以作为一项常规的交流活动,为双方的老师建立定期沟通的平台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