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 正文

科研促进教学案例——播音主持学院教师探索融媒时代主持教学新路径

发布日期:2022-10-31 作者: 来源: 点击:

 播音主持学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培养德艺双馨、行业特色鲜明、理论扎实、技能全面,能服务于各级媒体和地方的高素质全媒体应用型宣传人才。作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作为融合新闻传播、影视艺术与技术的新文科专业,承担着为国家和人民培养宣传人才的重任。为落实学校“3融入”的人才培养思路,播音主持学院进行了诸多改革。

主持教研室教师石雨冰近年来一直尝试将融媒体发展有效的结合到主持教学中,她通过对自己近年来关于融媒体研究及跨界主持研究的4篇论文进行整合、梳理(《5G时代传媒业的发展趋势探究》《视听传播新秩序的构建路径与策略》《冬奥会中的新媒体应用策略研究》《竞技真人秀综艺节目主持人跨界效应》),于2022年10月24日,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思路思路,完成《主持人学》课程内容改革,带领同学们完成新增小屏实训——“新闻Vlog”的创作。

教学现场

2014年是我国的“融媒体时代元年”,媒体融合发展进入快车道。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深改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自这一年起,传统媒体逐渐式微,各大网站发展迅猛,传播多样化推动主持人彰显个性。

石雨冰老师认为, 由于新媒介的不断产生与推广,信息的变化与更迭速度加快,人们接受的信息的时间、方式、习惯等都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要学会顺因趋势,寻求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比如在冬奥会的传播中,新媒体的加入对东奥的会宣传推广功不可没。其中,关于冬奥会的新闻vlog短视频点击量惊人。依赖于新闻vlog后台场景前台化的特点,除了宣传比赛本身,vlog视角更多对准了背后的运动员奥运村生活片段,引起观众的兴趣,引发观众的共鸣。而在5G时代来临的情况下,短视频的传播也将由技术导向向内容导向发展。同时,在市场要求、政策导向、受众需求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早已呈现交叉融合之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疫情期间多次采用“直播带货”的形式,促进消费;《新闻联播》出品《主播说联播》在抖音平台播出,点击量惊人。可以说,5G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推动了新的视听秩序的建立及短视频的快速发展。

教学现场

应该意识到,新闻Vlog给观众第一视角,同时语言轻松接地气、类似综艺的轻松明快的剪辑风格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也是目前非常常用的新闻报道方式。作为党的“喉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承担着时代的宣传重任。应有效的利用Vlog的创作,助力文化发展。所以,本次课堂改革除了内容做了新的尝试外,还将外景拍摄的项目确定为“乡村振兴”新闻Vlog系列,使思政落地,让学生用自己的作品,助力乡村文化宣传。

作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应该学会“守正创新”,掌握“大屏”节目创作、主持技巧后,也应学会短视频创作的基本方法,成为真正“采编播”一体化的,具有融媒体思维的全媒体主持人才。

在课堂上,通过讲解,同学们在了解融媒体时代传媒业的发展及视听新秩序如何建立之后,更加深刻体会到到融媒体思维对于主持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同时,石雨冰老师运用虚拟抠像技术,带领同学进行新闻vlog拍摄的项目预演,为进入新闻vlog的外景拍摄打下基础。

教学现场

《主持人学》作为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积极回应国家要求和社会需求,以“新文科”指导思想为引领、以行业发展为契机、以为地方经济文化服务为定位,人才培养理念从“专业型”人才向“创新性、复合型”转变。

这次课堂教学改革,是石雨冰老师梳理自己近几年的研究内容而进行的一次新的尝试,她深刻的感受到行业研究与教学密不可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融媒体时代,将教育新技术与融媒体教学内容进行深度融合,将“真环境、真项目、真实训”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将“新知识、新能力、新素质”融入教育教学体系,最大程度的帮助同学快速与行业接轨,为培养全媒体主持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