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 正文

我校教师应邀参加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影视高层论坛

发布日期:2022-11-24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2年11月19日,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二十二届年会暨第十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在北京南京两地、线上线下同时盛大开幕。我校电视学院副院长刘丽教授、基础教研室副主任蒋峰副教授、齐亚楠、苏丹四位老师的论文入围本次论坛并在分论坛发言。

电视学院副院长刘丽教授发言题目《编导专业影视声音创作课程的改革与思考》

电视学院副院长刘丽教授的发言题目是《编导专业影视声音创作课程的改革与思考》。她从编导专业与录音专业学生在专业特点和影视声音课程教学目标的不同谈起,介绍了编导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影视声音知识和如何针对编导专业特点设计影视声音教学板块,分享了使学生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分阶段高效掌握影视声音创作思维与技巧的具体做法,并强调需要把视听思维贯穿课程始终、声音设计的观念需前置到剧本围读阶段。她结合川影电视学院近年来在影视声音创作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做出的尝试,重点介绍了电视学院在创新课程体系下进行的教改方向设置。

电视学院基础教研室副主任蒋峰副教授发言题目《当下国产先锋戏剧电影的身体伦理叙事》

电视学院基础教研室副主任蒋峰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当下国产先锋戏剧电影的身体伦理叙事》。蒋峰老师在发言中指出,当下国产先锋戏剧电影通过电影与先锋戏剧的跨界叙事,实现了对戏剧式电影这一类型在艺术表达上的新的突破。这一突破离不开当代中国先锋戏剧的文化滋养,先锋戏剧中具有的本土性、寓言性、表演性以及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等特征,都对戏剧式电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身体伦理叙事的层面看,戏剧式电影即在具有寓言情境的影像时空中多维度地揭示了人的伦理化的社会身体存在,也在现代与后现代并行的叙事语境中直观地展现了充满善恶冲突的身体抗争,最终在主题意旨上凸显了主人公们积极捕捉“弥赛亚时间”实现自我身体救赎的生命潜能。

电视学院教师齐亚楠发言题目《叙事·身体·家庭伦理的多维审视——比较视域中的<奇迹·笨小孩>和<我的姐姐>》

电视学院教师齐亚楠的发言题目是《叙事·身体·家庭伦理的多维审视——比较视域中的<奇迹·笨小孩>和<我的姐姐>》。齐亚楠老师在发言中指出,《奇迹·笨小孩》(2022)和《我的姐姐》(2021)作为近两年口碑不错的家庭伦理片,它们在伦理主题上具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点,既聚焦失亲家庭中同怀间的亲情伦理。两部影片在文本上呈现出典型的互文性,影片中同怀间较大的年龄差,也切实地反应出2015年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我国普遍存在的一种家庭现象。这一现象势必会引发诸多新的伦理问题,因此聚焦两部影片在此关系上的伦理表达,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齐老师结合两部影片分别从叙事、身体、家庭三个层面考察影片的伦理表达,具体表现为人民伦理大叙事与自由伦理个体叙事的互照、具身体验的身体伦理表达以及“亲亲之情”的家庭伦理旨归等伦理内涵。

电视学院教师苏丹发言题目《电影伦理学视域下的中国家庭伦理电影研究》

电视学院教师苏丹发言题目是《电影伦理学视域下的中国家庭伦理电影研究》。苏丹老师的发言主要就家庭伦理电影的发展与流变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中国家庭伦理电影的发展历史,然后就家庭伦理电影中所体现的两性伦理、生活伦理、工作伦理进行了细致分析。研究认为,中国家庭伦理电影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伦理观念与家国情怀,更为传统伦理观念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成为观察当代社会思潮和大众文化的一种影像路径。

据悉,本次高校影视学会年会有来自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400余所高校超千名影视学者相聚云端。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围绕“中国影视学科知识体系与人才培养:新路径与新模式”的主题,并就如何“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及执行落实《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