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 正文

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经典影片《小械之奇》7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2023-11-13 作者: 来源: 点击:

经典影片《小城之春》75周年学术研讨会现场

11月9日-10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我校承办的经典影片《小城之春》7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安仁校区隆重举行。央视网-教育频道为本次研讨会提供学术支持。本次研讨会吸引了一大批中国电影领域的专业人士、知名学者云集川影,共赴这场跨越时空的电影学术盛会。

电影《小城之春》7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高校和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就影片在传统文化、审美艺术和社会层面的意义展开深入讨论。

研讨会开幕式由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指委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燕主持

专家学者们就《小城之春》的导演手法、叙事结构以及影片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刻的解读。深入探讨费穆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崇高地位,以及他对亚洲电影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和突出贡献。

周星教授致辞

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星教授在致辞中谈到,电影《小城之春》是中国电影艺术民族化的典范,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电影中对于艺术的探讨和艺术本身的魅力,都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衰减。他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大力弘扬中国电影的民族传统、中国电影艺术理念的现代化表现,以及中国人在时代风雨之中仍然延续的思想情感,以此来表达对这部经典电影和导演费穆的崇高敬意。

我校校长罗共和教授致辞

“今天,电影《小城之春》上映7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川影举办,我们感到非常荣幸。”罗共和在致辞中表示,此次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资深专家学者,共同分享费穆导演的电影成果、分析电影思想、借鉴艺术手法,他代表学校两万名师生员工,向嘉宾们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并期待学术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罗思教授担任学术主持

接下来的研讨环节,专家学者们就影片多个维度展开深入探讨。对电影中的人物心理描绘、情感表达,以及导演对于社会变革的敏锐洞察进行了精彩解读。讨论聚焦于影片中折射出的人性、家庭和社会层面的复杂关系,更凸显出费穆对于人文关怀的独到见解。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罗思教授担任学术主持。

主讲人:陈山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发言题目:《〈小城之春〉与东方现代电影》

“《小城之春》通过精致的影像,把复杂的情感关系精确地表达了出来。”陈山教授分析了电影的创作过程,他谈到,电影《小城之春》第一次把视听语言建立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来表现中国人的情感色彩,以及心照不宣、欲说还休的情感关系。费穆导演的创作意图,并非描写纠缠苦难的爱情故事,而是表达一种“发乎情,止乎礼”的中国式的情感表达,他讲到《小城之春》是中国第一次运用电影镜头来展现人物心理的作品,多时空的交错变化皆通过声音的变化完成,包括旁白的时空、故事中的时空。导演依循东方美学,建构起天衣无缝的电影镜头的结构方式,隐喻中国文化改革的选择与困难,就是伟大的作品《小城之春》。

主讲人:贾磊磊 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发言题目:《〈小城之春〉的诗性道德》

贾磊磊教授认为,《小城之春》是中国诗性电影的代表作,所谓“诗性电影”,是有别于一般的写实主义,以记录的方法来创作,以人的主观精神为表现对象的电影。“影片中的人物在道德名义上委婉地退出了小城的地平线,这种诗意的决绝,使小城的春色又有了另一种悲凉的意味。”他表示,《小城之春》所表现的诗意,是一种在个体的精神世界中,从自我追求到自我压抑、从自我遏制到自我放逐,再到对于情欲的诗意否定,这种诗意的否定带着不尽的哀婉与愁绪,也带着对于来世的想象,它是内敛的、低回的、沉郁的,更是一种对情感的告别方式。电影里讲述的诗性道德,在75年后依然被人们提及,也证明了诗性电影本身就具有一种跨越时间的诗意。

主讲人:陈犀禾 电影理论家和批评家、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

发言题目:《〈小城之春〉和上海电影传统》

“一般的家庭情节剧容易流于粗俗,但《小城之春》里诗性的特质和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峰,以及对人物心理深刻的刻画,展现了对普通人情感世界的关怀,上升到了诗性的世界。”陈犀禾教授与大家探讨了《小城之春》与上海电影之间的世俗传统。他阐述了上海电影传统中家庭情节剧的概念,这个传统在十九年以后产生了断裂和转向,使新中国美学朝向另一个方向发展。《小城之春》中,一方面有中国电影家庭情节剧的深刻传统,另一方面又在诗意的表达和东方美学的探索之间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这使得它成为了一颗璀璨明星,也让影片形成了一种美学史诗。

主讲人:厉震林 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戏剧学院二级教授

发言题目:《〈小城之春〉的表演史学》

厉震林教授从表演的角度,用三个“非”来概括对《小城之春》的体会。一是“非当下的”,影片不是当下被发现,而是文化考古以后,到了80年代重新发现其价值,这在中国电影史上较少见;二是“非主流的”,费穆导演在中国近代的特殊历史时期,拍摄了一部具有个人情感和个人爱好的影片,值得关注与探讨;三是“非思潮的”,中国去戏剧化表演经历了几个思潮,而该影片不属于其中阶段性的产物,表现出导演的独立思考和创作勇气。他认为,从表演方面深化探讨,也有规律可循。去戏剧化运动往往是在电影化和戏剧化失衡的时候出现,去戏剧化的表演观念不仅在中国发生,世界电影也是如此,是表演成长的必然经历。去戏剧化表演观念是电影化不断融化戏剧化的过程,并形成各种表演流派,《小城之春》为之后电影表演流派及戏剧化表演给予养分。

主讲人:周星 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发言题目:《微动波澜 情动于中:透析时代人情世故的影像精华》

周星教授从影片音乐营造的意境引入,他谈到《小城之春》是最有诗意的节制,最具隐忍的感染力。他认为《小城之春》是中国式的性,最东方、最妥帖的表现,柔软而有坚韧力量的。表达出了中国人内心深沉的律己为要的人生态度。艺术节制与渲染恰到好处,中国艺术表现的精髓在费穆导演的影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常态的客气与暗地里的角逐,造就了影片人心碰撞的不动声色。”周星教授诗意总结,弥漫的欲望,却收放自如地隐含意味,表现出中国人情感的本质性,也是一种长远的审美智慧。

主讲人:王海洲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发言题目:《〈小城之春〉与中国文化传统》

王海洲教授梳理了电影《小城之春》与中国文化精神、中国诗词艺术和中国戏曲艺术之间的内在关联。他谈到,中国的艺术表达重在意象,而意象的创造基础是面对客观物象,需要一定的主观透视,中国文化中的核心精神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他认为,费穆导演和《小城之春》带给了我们诸多启示,其中离不开导演的知识素养构成,即良好的国学素养、开阔的现代视野和立足民族表达的现代性创造。

主讲人:虞吉 西南大学二级教授、中国高教影视教育委员会副会长

发言题目:《〈小城之春〉密码:“写意性‘借一化’原则”的银幕践行》

“《小城之春》是中国电影王冠上的一颗宝石,独一无二。”虞吉教授从《小城之春》识读——形式与美学的困惑、纳入“影像传奇叙事”阐述范式的权衡、《小城之春》叙事结构形态的描述与阐释、费穆之诗——《小城之春》内嵌的电影诗学四个方面,对电影进行了深入细微的解读与阐释。他介绍,叙事结构原则和诗歌与音乐原则,构成了中国电影传奇叙事的传统,费穆导演针对于电影媒介的转化,则采用的是诗歌与音乐的原则,即“写意性‘借—化’展示原则”。虞吉教授认为,《小城之春》内嵌的电影诗学,是借以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诗、词、戏曲、画、音乐、建筑、民俗镜化为系统的银幕写意性表达的诗学建构。

主讲人:骆平 四川师范大学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发言题目:《中国电影:从〈小城之春〉到〈城南旧事〉》

骆平教授诗意地阐述了对于中国电影的见解与思考。她认为,在茫茫无涯的近40年时光里,《小城之春》以及《城南旧事》长成了两棵绿荫覆盖的树,矜持地伫立在河流两岸,等待“十七年电影”来完成一场神性——人性——灵性的漫长、繁复的过渡。追溯1947年到1982年间的中国电影,这两部影片是一对文人化、个人化、纯艺术的影坛双璧,它们载承了“无技巧的技巧”的严肃命题,共同趋向“五色斑斓,渐老渐熟,渐造平淡”,它们的存在,使中国电影有了两次比较恢宏的开端,成为世界性的、世纪的接口。

主讲人:王晖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戏剧与影视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带头人

发言题目:《思想冲击、情感慰藉和艺术浸染——再观〈小城之春〉》

“《小城之春》具有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部影片以中国传统美学作为基石,通过富有诗意的画面和叙事,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和人们的真实生活状态。”王晖教授从三个方面讲述了对电影的感悟。第一,波澜不惊的故事和赋予象征性的人物形象;第二,浪漫的诗意画面和丰满的情感表达;第三,经典呈现,主观情感表达与客观生活展现。他感慨,《小城之春》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视觉风格,都充满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浓郁的人文关怀。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这部电影所给予我们的思想冲击、情感慰藉和艺术浸染都将铭心刻骨,源远流长。

主讲人:张燕 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指委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发言题目:《〈小城之春〉与香港电影》

关于影片中的直接创作与艺术表达,张燕教授谈到,这部影片从40年代的批判,到在香港的传播,再到如今对影片的价值重估,会发现《小城之春》与香港电影有着紧密关联,并且对香港电影产生了深远影响。她从电影的叙事节奏、人物塑造、语言风格、戏剧冲突等多个层面,分享了电影界著名影评人对《小城之春》的解读和评价。张燕教授表示,这部电影最大的价值在于,特殊时期里,面对大时代里主流电影的进步潮流,它更多的是独具一格地聚焦个体,大写、细写人的情感经历,既是一种隽永,也是深刻的灵魂写实主义的作品。

主讲人:罗思 教授,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常务理事

发言题目:《〈小城之春〉——意境之中,叙事之外》

罗思认为,《小城之春》是一部非常精确而微妙的电影,看似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剧情,但又言传得如此精准,表现出高级的艺术价值和节制性的表达。她以时间线切入,对《小城之春》剧作结构进行深入分析。依托传统三幕剧的形式,《小城之春》虽有导演费穆个性化的表达,但始终呈现在一个非常精准的戏剧结构中。从构造第一幕完整交代人物关系,到第一情节点如“一颗石子”打破平静,再到三次四角关系的场景呈现解构三幕,加之层层叠叠的人物关系推波助澜,直到最后引爆“内心的炸弹”,带我们真切体会到一个紧实而细腻的心理过程。

“这部电影的伟大性在于,它真的通过一个精密的结构,去描述了一个诗意的情境。”罗思教授说,费穆导演对于家国热切的眷恋与期盼,在75年的今天,依然深深影响着很多电影人的创作意向和诗意表达。最后,她以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一句话“我所有知道的一切都是因为我的爱”为此次分享精彩收尾。

周星教授点评和总结

研讨会最后,周星教授进行了点评和总结。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小城之春》作为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一,不仅在当时影响深远,更对当代电影制作和导演技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