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3日,产教融合创新发展交流会在武汉举行,是2024(第三届)终身学习成果交流会重要组成部分。会议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主办,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提供支持。产教融合是新时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特色。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地方本科院校、职业院校、开放大学、企事业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及行业专家,分享实践经验,研讨关键问题,共同探寻深化产教融合的方式路径,以推动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我校作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委会理事单位,同时学校蒲爱民教授作为首批入选专家受邀参加此次会议。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委会议现场
如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如何激发教育发展活力,如何增强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怎样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是当前需要破解的难题。要破解这些难题,产教融合是必由之路,对职业教育而言更是如此。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副社长李桂云在致辞中表示,前不久,怀进鹏部长首次提出创新推进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双高”建设,这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指明了方向。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20年,四年来,我们一起见证了产教融合从概念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过程,也一起探索了产教融合的方式和路径,用我们的行动推动了产教融合战略的落地。李桂云表示,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将坚持与政府政策机制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与产业创新和提高新质生产力相结合,为当前产教融合热点、难点、痛点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和方法路径。“希望行业里更多的大咖、专家、院校汇聚到这个开放的平台上来,通过理论研讨、实践探索,共同推进产教融合走深、走实。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副社长李桂云致辞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田克美作主题报告。产教融合强调政府主导,离开政府主导的产教融合很难深化与持续;产教融合的目标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这也是政府主导的前提。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产教融合才能真正落地。田克美从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共同愿景与战略、建立产教融合的共同机构、产教双方共同制订全流程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共同平台等九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深化产教融合的路径与方法。关于如何建立人才培养的共同平台,田克美认为,要建立没有“围墙”的政行企校深度融合的数字化学习与管理平台,实现政策、信息、数据、资源以及产品、方案、智库的共享,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实现对人才培养全过程管理与多维度评价。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田克美作主题报告
会议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秘书处主任李潇阳主持,并发布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2024年度立项课题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专家聘任仪式。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专家聘任仪式
今年3月,为进一步丰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的专家资源,产教融合专委会面向会员单位公开征集专家人选,共有80余家会员单位参与,推荐专家人数150余人。经最终审定,遴选出80名专家进入首批专家库。我校蒲爱民教授受聘为首批专家。

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对话与分享
参加对话与分享的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在实践中心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标志性成果。嘉宾们认为,实践中心解决了资源不足、产教脱节以及学生学习内驱力不足等多个难点问题。实践中心的建设,真正为企业创造了效益,解决了企业发展问题,也就解决了政府重视的问题,从而被政府真正认可和认知,政府也就高度重视并支持职业教育。只有形成这样的闭环,实践中心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在下一步工作中,要注意锁定头部企业,使实践中心有代表性、权威性,从而起到辐射带动作用;要着力实现技术更新的数字化。在技术快速迭代的今天,固守原来的基础不可能实现持续发展,要把最新的VR、AR、AI等技术引用到实践中心来;职业教育要走出去,实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要以最先进的办学理念,最先进的办学经验,打造最先进的教育教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