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电影《只此青绿》剧组、执行导演谢元臻、编剧徐珺蕊、作曲吕亮、希孟饰演者张翰、展卷人饰演者谢素豪、制笔人饰演者王晶等主创嘉宾来校与我校师生分享交流。本次活动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我校舞蹈学院、四川省素质美育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办。


电影《只此青绿》剧组校园行活动现场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创作,脱胎于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典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千里江山图》。在电影镜头中,《只此青绿》打破舞台的第四面墙,以更自由的视角、更绚丽的光影、更丰富的想象力,在大银幕上带观众赏析宋风雅韵和壮哉美哉的《千里江山图》。

我校沙呷阿依教授致辞
“顶尖的剧组、顶尖的团队、顶尖的演员、顶尖的院团创作出了一部顶尖的电影作品,非常震撼。”我校沙呷阿依教授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电影《只此青绿》剧组表示了热烈欢迎。她表示,《只此青绿》从舞剧上演到电影拍摄制作都备受关注,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火出圈的作品。她希望通过见面会,我校师生与主创团队深入交流,在专业上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全资子公司东方新艺游(北京)艺术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才君致辞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全资子公司东方新艺游(北京)艺术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才君在致辞中谈到,电影《只此青绿》的创意源自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通过现代电影艺术,将这幅名画的内涵和生命力赋予了角色和情节,展现了一幅崭新的青绿图景。他希望未来将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品牌优势和川影的教育资源优势相结合,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共同培育更多优秀艺术人才。

电影《只此青绿》执行导演谢元臻
“作为舞蹈编导,更多接触的是舞台艺术的创作和方式,而电影拍摄更偏向另一种艺术门类的创作,演员的情绪渲染力、细微的表情和神态都需要更加精细的打磨。”执行导演谢元臻表示,将舞剧搬上大银幕,对于整个主创团队来说,都是一次非常大胆、创新、具有挑战的尝试,更是一次里程碑式的探索。

电影《只此青绿》编剧徐珺蕊
编剧徐珺蕊从中式美学的视角,诠释了作品所传递的文化意义和艺术内涵。她谈到,电影承袭了诗与画的特点,运用更加留白、更加意象、更为抽象的方式,让观众无论从任何一个角色的视角切入,都能看到宏观画面的丰富层次。“这部作品是电影人和舞蹈人的双向奔赴,也是两种艺术门类对于中国美学的构建和尝试。”她邀请同学们走进影院,构建起中式美学的概念,感受从舞台艺术到电影艺术之间,打通时空链接的幸福感。

电影《只此青绿》作曲吕亮
电影里的音乐高度还原了宋代的意境,极具古朴质感。作曲吕亮透露,影院的音乐是包裹式的,非常细腻,能够诠释画面、推动情绪。在音乐创作时运用了古琴、琵琶、竹笛、笙、箫等民族乐器,将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洋音乐相交织、融合,既有古典雅韵亦呈现出磅礴大气,带给观众的冲击力与舞台上的平面感受将大不一样。

电影《只此青绿》希孟饰演者张翰
由于历史上关于希孟的记载很少,为在舞台上更好地呈现出那份少年气与灵气,希孟的饰演者张翰表示,他会通过阅读大量历史、美学画作、现代名家鉴赏和赏析《只此青绿》的书籍,来把握对角色的思考,无限接近人物的内心。张翰说,“在追寻希孟这条道路上,很幸福。”他愿像希孟一样,坚守内心那份纯粹,让热爱不因岁月而磨灭。

电影《只此青绿》展卷人饰演者谢素豪
电影中,展卷人与希孟虽处于不同时空,却在交织的场景中有许多心灵相通的互动。展卷人的饰演者谢素豪感慨,“记得最后一场戏是在博物馆里注视《千里江山图》,当我真正看到希孟时早已泪流满面,仿佛回到了初见那一刻,非常触动人心,那也是我当下最真实的情感。”他说,这部电影作品凝聚了全剧组的心血,甚至可以用“拼命”来形容,因为倾尽所有,才会有如今令人赞叹的呈现。

电影《只此青绿》制笔人饰演者王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电影中制笔人的饰演者王晶回顾创作历程时表示,在学习非遗手工艺时,老师将不远万里带来的手工艺木盆留在了剧组,伴随着她完成了数场演出,对她而言意义非凡,更深刻从非遗手工艺传承人身上感受到了专业态度和工匠精神。

我校学子挑战“青绿腰”
互动环节,师生们热情提问,主创们耐心解答,交流气氛融洽,大家纷纷表示收获良多。我校学子还现场挑战了“青绿腰”,与主创们共同演绎古典之美。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我校舞蹈学院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人才素养培训基地”签约授牌仪式。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四川中心主任曾锐(左)和我校沙呷阿依教授(右)完成签约

“人才素养培训基地”授牌仪式
未来,双方将通过在校内开展《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舞蹈考级教材》的师资培训,进一步拉近国有大团、文化央企与艺术院校的距离,提升学生素养能力的同时,更好地助力学生就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艺术人才。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