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 正文

云南大学邓玉函教授来校开展《学术论文的选题与写作》学术讲座

发布日期:2024-10-21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加强有组织科研工作,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提升学术论文选题与写作能力,云南大学邓玉函教授于2024年10月18日下午在我校安仁校区贡院大剧院·音乐厅开展了《学术论文的选题与写作》为主题的学术讲座,全校各二级学院院长、副院长、学科专业带头人、教授、副教授、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和各学院专任教师代表参加。本次讲座由科研处主办,人事处、管理学院承办。

我校唐英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现场

本次讲座由学校唐英教授主持,唐英教授对邓玉函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希望老师们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消化,为以后学术论文的选题与写作打好基础。

讲座现场

随后,邓玉函在讲座中,结合自身丰富的学术生涯,从选题缘由、研究方法、理论观照、情怀气质和高端文献五个方面,细致入微地阐述了学术选题的独到见解,又深入浅出地分享了写作方面的宝贵经验。邓玉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讲授:一是选题与思考:承担学术责任,聚焦社会议题‌。提出学者需具备深厚的责任感与情怀,从社会实际出发,敏锐地捕捉热点与痛点,将其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议题选择需集中,以便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积累深厚的学术底蕴。同时,论文关注度有学科之分,学者也应做好论文可能引用率不高的心理准备,坚持学术的纯粹性。二是研究方法:详尽阐述,推荐经典‌。提出在论文写作中,学者要大书特书研究方法,写出清晰的研究过程;推荐了两本实用的研究方法书籍:《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方法》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邓教授认为,它们对学者在方法论上的提升大有裨益。三是学术理论:观照学科,严谨考证‌。提出学科理论为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框架和思路,学者要在研究中回到学科理论,运用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解释。邓教授强调,不考证或杜撰理论将严重损害学术研究的价值,学者必须保持严谨的学术态度。四是展现学者立意:彰显情怀,推动进步‌。提出学者在研究中应展现自己的立意与情怀,通过学术研究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邓玉函鼓励学者在研究中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为学术界和社会带来新的思考和启示。邓教授还强调,学者要展现地域特质文化,具备当地情怀气度。五是引用文献:注重质量,引向高端。提出学者应使用高质量的文献来进行学术对话,通过引用名人原著或者一手资料增强论文说服力。

讲座现场

论文的选题与写作是一个精益求精的过程,学者在教研中思考并付诸实际行动。经过邓玉函教授的讲解,我们探讨到了论文选题与写作的奥秘。期待在将来,会有更多的学者为学术界和社会作出贡献。同时也希望管理学院的学者和学生在未来的论文写作方面实现多元发展。

邓玉函教授简介

邓玉函,博士,云南大学《思想战线》(CSSCI来源期刊)编辑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东陆人才计划”岗位东陆青年学者。主要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学理论与边疆社会研究、口岸人类学、城市文化发展、边境城镇化、西南山地—跨国民族。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民委、教育部多项课题。在《世界民族》《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思想战线》《社会科学战线》《中国行政管理》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入选云南省“万人计划”、国家民委“民族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