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 正文

我校联合举办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民族影视与非遗影像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

发布日期:2024-12-10 作者: 来源: 点击:

12月6日-8日,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民族影视与非遗影像专业委员会2024年会暨第十届民族影视与非遗影像论坛在成都举办。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常务理事,我校校长、党委副书记罗思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我校多名教师在分论坛作发言分享。

论坛现场

本次论坛由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民族影视与非遗影像专业委员会、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主办,我校联合主办,我校电视学院参与承办,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非遗影像记录与传播专委会、我校设计与美术学院参与协办。来自全国近80所高校、科研院所和创作机构的近200人与会,共同探讨民族影视与非遗影像的繁荣与创新。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常务理事,我校校长、党委副书记罗思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

四川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蒋文涛教授致辞

四川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蒋文涛教授对与会的嘉宾、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向大家介绍了四川师范大学影视学科的做法与经验。他表示,民族影视与非遗影像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本次年会共同探讨民族影视与非遗影像的发展与创新,对于推动我国影视产业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胡智锋教授线上致辞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胡智锋教授通过视频向论坛发来祝贺。他表示,民族影视与非遗影像在国家影视事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独特的构成。同时他也鼓励学者们通过创作和研究提升我国民族影视与非遗影像的深度、广度和高度,为影视强国、文化强国提供助力。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兼网络视听专委会主任王方教授宣读专委会更名批复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民族影视与非遗影像专业委员会”授牌仪式

2023年9月,经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决定批复民族影视专业委员会更名为民族影视与非遗影像专业委员会。学会副会长兼网络视听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艺术学院王方教授宣读专委会更名批复,并与蒋文涛副校长一同向专委会授牌。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国涛教授宣读批复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张国涛教授宣读《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关于民族影视与非遗影像专业委员会换届暨成立第三届理事会的批复》。

专委会主任和副主任委员聘任仪式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常务理事赵丽芳教授作报告

聘任仪式后,中国高校影史学会常务理事、民族影视与非遗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民族大学赵丽芳教授代表理事会作工作报告。随后,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民族影视与非遗影像的研究与创作主旨发言。

我校苏亚平教授担任观影讨论第三分会场主持人

观影讨论第三分会场

论坛上举行了分会场观影讨论,苏亚平担任第三分会场主持人,围绕展映片目《生于草庙》《明晚再会》《藏域来风》《子曰千年》,与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谢婉若教授展开对谈。

我校孙晓青教授主持“传播—传承实践研究”分论坛

我校李正丽副教授现场发言分享

我校孙晓青教授担任主题为“传播—传承实践研究”的分论坛主持人,唐英教授以《新媒体环境下民族影视的创新表达与传播路径研究——以新疆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短视频传播为例》为题带来分享。李正丽副教授、樊明君老师以《非造影像在川剧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中的文化质续与银幕符号建构》为题带来分享。

我校教师谭聪现场发言分享

在主题为“诗意的景观书写研究”的分论坛上,我校教师谭聪以《中国西部电影与美国西部片的英雄叙事比较研究》为题带来分享。高路以《非遗影像的生态书写——关于茶文化微电影<绿涛无垠>创作的生态赋能》带来分享。

我校苏亚平教授作交流发言

闭幕式上,我校苏亚平教授作交流发言。他提到,第三会场的展映作品所涌现出来的对特殊时刻的聚焦、对日常细节的关注,以及极具创意的构思设计,都说明了民族影视与非遗影像创作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和创造力,期待大家今后创造出更多精品力作。

影片获奖名单公布

获奖作品《生吃海椒》展映现场

现场公布了第十届民族影视与非遗影像论坛获奖影片。我校电影学院21级戏文1班陈艳尧的作品《生吃海椒》荣获剧情片三等奖。短片故事发生在2023年的成都。大学生方程突然得知自己的奶奶去世,他用话剧演出的方式,改编了奶奶最喜欢的川剧《柳荫记》,以此寄托哀思。拍摄中融合了川剧元素,也通过川剧和话剧展现了“新与旧,情愫与爱恋,压抑和认同”之间的情感纠葛。


合影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