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 正文

四川师范大学汪洪亮教授来校开展《“三个学术”与大学教师专业成长——兼论项目申报之要诀》学术讲座

发布日期:2024-12-21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进一步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加强有组织科研工作,2024年1220日下午学校邀请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汪洪亮教授来校开展了三个学术与大学教师专业成长——兼论项目申报之要诀》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科研处人事处主办,新媒体学院承办。

我校段晓冉副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开始段晓冉副教授对汪洪亮教授来校讲座表示热烈欢迎,同时隆重介绍了汪教授的丰富履历和卓越成就,强调了本次讲座对学教师科研工作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希望教师们能够认真聆听、积极思考,从中汲取宝贵经验,提升自身科研能力与专业素养,为学的科研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讲座现场

随后,汪洪亮结合自身丰富的学术经验和深刻的教育感悟,指出大学教师应兼具师者与学者的双重身份,科研是大学教师职责所在,也是实现个人超越发展的关键路径。

他提出“三个学术”理念,即教学学术、发现学术和行业学术,并强调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教学学术是立校之基,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学方法与规律,通过一流课程、教改项目、教学成果奖及教学改革论文等体现;发现学术为强校之本,其本质是创新与发现,教师应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在学术研究中展现独特见解;行业学术则是荣校之源,教师凭借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及专业贡献,推动学校与行业的紧密联系。

在阐述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时,汪洪亮强调其内在体现为学识,外在表现为职称、职级及行业影响力。他指出,教师应在繁忙工作中抓住机会提升自我,避免陷入“忙而无果”的困境。外在困难如忙碌与竞争压力虽客观存在,但不应成为不做科研的借口。他以自身经历为例,分享了如何在多重压力下通过合理规划与高效管理实现科研产出,如利用碎片时间思考、随时记录灵感、注重科研与教学的融合等,鼓励教师养成科研习惯,将其视为一种素养与追求。

讲座现场

关于科研项目申报,汪洪亮建议教师密切关注各级各类项目信息,如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项目、地方社科项目及行业专项等。他强调项目申报要结合自身研究方向与社会需求,精准把握选题方向,同时注重申报书的质量。在撰写申报书时,选题应清晰明确,避免歧义;论证过程需逻辑严密,对既有研究进行客观梳理与评价,突出研究的创新点与价值;研究思路与框架应纵横结合,展现研究的广度与深度;研究基础要充分展示个人实力,按照重要性与相关性原则有序呈现。

汪洪亮还分享了科研工作的“持久战”“阵地战”“地道战”原则,鼓励教师持之以恒、找准研究方向、积极开展学科交叉研究,并加强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他强调教师要善于将日常工作成果进行总结提炼,积极申报各类项目与奖项,实现科研成果的多元化转化。

讲座现场

最后,段晓冉对汪洪亮教授的精彩分享表示诚挚感谢,她指出:“汪教授的分享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科研发展思路和个人成长指南,希望老师们深刻领悟‘三个学术’理念,将科研融入日常教学与工作中,积极应对挑战,努力提升科研能力与专业素养,为学院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