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加强有组织科研工作,提升学校内涵建设,2024年12月13日下午,学校邀请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李秋敏博士来校开展了《深耕细作,内外兼修——社科基金申报经验分享》本次讲座由科研处、人事处主办,播音主持学院承办。

周欣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开始前,周欣教授对李秋敏博士来校讲座表示热烈欢迎,同时隆重介绍了李博士的丰富履历和卓越成就,强调了本次讲座对学校教师科研工作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希望教师们能够认真聆听、积极思考,从中汲取宝贵经验,提升自身科研能力与专业素养。

讲座现场
随后,李秋敏开讲,她结合自身丰富的学术经验指出,在申报国家社科基金时题目不要过大,题目形式不宜过长,也不要盲目追逐热门题目,避免出现“大撞车”,申报书内容要突出西部、民族、学科特点,结合前期研究基础,关注社会热点,紧跟课题指南、紧跟党中央和国家最新重大部署、紧跟国际最新动态、紧跟地方发展热点,反复修改打磨。
她提出一般项目应立足各学科的历史、理论、方法和应用,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科建设与发展实际,体现申请人的学术素养,围绕对于推进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具有支撑作用的一般性基础问题、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专题性应用问题,开展具有学科视角的创新性研究。
重点项目应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哲学社会科学重要基础和前沿问题开展原创性研究,鼓励学科交叉。申请人应具有较好的前期研究基础,预期成果体量和质量应高于一般项目。申报重点项目评审未通过的,原则上不再转立为一般项目。
青年项目旨在加强对青年人才的扶持和培养,发挥青年学者优势,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和应用创新。
西部项目立足西部地区实际和优势,资助推进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开展周边毗邻区域国别研究等方面的课题,支持西部地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能力提升。

讲座现场
李秋敏还分享了自己在撰写报告时使用的字体、字号以及结构图的配色,同时,她还在讲座现场带领老师们逐字逐句认真阅读了申报公告,并对选题做出了深入分析,以及应如何撰写新课题做了现场教学。

李丹教授总结
最后,李丹教授对李秋敏博士的精彩分享表示诚挚感谢,她指出,学校教师要带着思考研究问题,同时也感谢学校统筹规划,希望我校教师能共同携手在科研成果上有更大的进步。此次讲座为我校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社科基金申报经验,促进学习科研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