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工作安排,2024年12月22日上午9:00在安仁校区第二会议室,科研处对2024年度符合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结题条件的课题进行了集中结题答辩。

答辩现场
本次结题由我校潘建生教授、蒲爱民教授、黄娟教授、何慧珍教授担任评委,陈志杰副教授、丁一凡老师进行评审现场设备技术支持与服务。评审前,蒲爱民就课题结题评审流程和要求进行了说明。

评审专家
接着,各课题负责人就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执行路线和研究成果等进行汇报。评审专家组在认真听取课题负责人汇报和仔细查阅了结题材料后,对课题结题材料、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等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在评审过程中各位评委相继指出:
一是研究报告是对整个课题研究全面系统科学的总结,把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最终成果、各种类型成果,进行一次系统梳理、提炼、升华和反映,从而使成果物化、系统化;总结提炼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研究者的经验、体会,甚至失败的教训,对研究经验教训的总结,是研究者的能力和水平迅速提高的重要过程,有助于科学素养的提升,研究报告附件应该有支撑其研究过程和结果的研究成果与相关材料。
二是教学改革类课题,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改革的目标是为专业和就业服务、是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所有的教改课题要研究校情和学情,立足现状进行改革提升,不能跳出现状“空谈”改革;教学改革课题的研究重在“改”上,也就是要有针对现状问题实践改革,要有具体的改革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和成果,要进行改革前后的对比研究,发现真问题,瞄准真目标,改革真内容,这样的教学改革才会产出真成果,学生才能真收益,教师才会真成长。
三是科研类课题,首先注重选题应具有明确的科学背景和理论基础,确保研究内容既有理论价值,也有实际应用价值;同时选题应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至少能够解决现有研究中不足之处。二是研究目标应具体、明确、可度量,能够指导研究工作的展开;要选择适合研究目标的研究方法,确保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数据,注重数据处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三是要有合理的理论框架指导研究,确保研究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通过实际应用验证理论的有效性,确保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同时要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全面的综述,准确引用和评述相关文献,避免遗漏。四是要建立高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定期召开团队会议,及时交流研究进展和问题;要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和时间表,确保每个阶段的研究任务按时完成,通过学术论文、会议报告、项目报告、发表论文、出版著作等形式传播研究成果,提升研究的影响力。
四是希望老师们要注重课题的创新性与新时期教育热点相结合,要科学规范使用各类研究方法,加强理论基础和学理分析,对研究报告中的成果总结需要注重对申报书中的承诺进行呼应,紧扣研究目标及主题,围绕整体调查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各位老师要有科研引领并促进教学的思想意识,教学是教旧知识,科研是创造新知识,只会教学而没有科研,教学就是照本宣科,人云亦云,教学一定缺乏后劲,只有将最新最前沿的新知识融入教育教学,教学才有生机和希望,我们要特别注重科研转化促进教学:即将科研思维转化为教学思想,将科研行为转化为教学行动,将科研方式转化为教学方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


郑婷 郭华


廖娟 彭霈


陈雅萱 王绍杰

余乐
蒲爱民在最后提出,各课题组要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整改,希望课题组成员在今后的研究中要不断完善课题后续研究并积极推广课题研究成果,同时在已取得研究报告、论文、实践项目以及获奖等不同形式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继续保持对科研项目的投入与热情,在研究中不断发现问题,优化内容,创新方法,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推动我校整体转型改革,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
本次课题结题答辩有国际创意学院郑婷老师、新媒体学院郭华老师、宣传部副部长余乐老师等。

评审专家和老师们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