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二级编剧、四川省大木偶剧院国际展演部部长、艺委会成员李洪波在我校安仁校区音乐厅举行了以《川北大木偶戏的历史与传承》为主题的讲座。我校电影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现场
李洪波从川北大木偶的起源讲起:清康熙年间,四川北部的乡野田间,农闲时的木偶戏是百姓的精神寄托;新中国成立后,这一艺术走出国门,成为文化交流的“外交使者”;2018年平昌冬奥会“北京八分钟”中,川北大木偶化身“熊猫队长”,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的灵动与恢弘。川北大木偶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曲目和材料技术等各方面有着明显的进步。一系列精彩的剧目不仅在国内获得了广泛的认可,还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

演员现场展示
李洪波以经典剧目《玉莲花》《丝路驼铃》为例,揭秘川北大木偶的剧本创作的核心领域,既要符合木偶表演的特性,又要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引发情感共鸣。他结合自己丰富的创作经验特别提到,川北大木偶的剧本需兼顾“人偶互动”——木偶的体型与机关特性决定了动作设计必须夸张而富有张力,才能让角色在舞台上“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