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 正文

我校受邀参加“科创天府·智汇蓉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接会

发布日期:2025-09-17 作者: 来源: 点击:

近日,在成都市科技局指导下,我校作为需求方核心代表,携四大核心命题亮相“科创天府·智汇蓉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接会。这场由政产学研多方联动的盛会,通过“高校出题、企业答题”的创新模式,搭建起技术供需精准对接的桥梁。

活动现场

“IP孵化是核心方向,最终更要服务于人才培养与影视艺术作品创作。”我校新媒体学院执行院长段晓冉副教授在现场明确提出了四大发展方向:构建面向影视创作的智算支撑体系、打造具有川影IP特色的数字资产库、培育服务型智能体赋能内容生产、完善数字版权保护机制。这四大命题既是对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具体实践,也是破解影视行业制作成本高、周期长等痛点的创新探索。

我校新媒体学院执行院长段晓冉副教授(左三)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上演了一场精彩的AI技术路演秀。成都明途科技展示的智能创作系统,可实现从文本到视频的自动化生产;云顶动画研发的AI数字人技术,已应用于多部影视作品的虚拟角色塑造;井鸽科技的群体智能算法,则为短剧创作开辟了全新路径。这些前沿技术成果与我校提出的四大需求形成强烈共鸣。

段晓冉与明途科技董事长肖雪松在现场达成初步意向,双方计划围绕IP智能数字人协同创新、文创类高质量数据资源库共建、基于群体智能的短剧内容生成新模式等方向进一步探讨合作。

四川省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秘书长、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陈章

活动现场,四川省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秘书长、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陈章发布《AI+文创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成都是四川省乃至中国西部AI+文创产业发展的核心城市,数字文创产业已成为成都的支柱产业和城市名片。

我校新媒体学院办公室主任代琳琳在会议上介绍了我校的AI+文创教育革新的思考与路径

面对AI技术引发的行业变革,我校率先构建“人工智能+影视”学科体系,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推进“政、产、 学、研、 转、创、 用”的“七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促进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有效衔接。新媒体学院办公室主任代琳琳透露:“我校将积极与人工智能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和项目实践基地,引入行业真实案例与技术工具,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提前适应AI驱动的创作环境。”

代琳琳分享了更深层的思考:“当前AI技术正快速渗透至影视创作、动画制作、互动叙事等各个环节,作为专注影视传媒人才培养的高校,我们既看到新技术带来的变革机遇,也意识到人才培养模式亟须创新。”她特别提到,活动现场关于AI赋能影视工业流程、数字人开发现状与瓶颈的讨论,让她更加明确:“未来的文创人才必须跨越技术与艺术的边界,具备人机协同的思维与实战能力。